第41章 齐人之福(两章合一)(6 / 8)
于闺阁之后,竟有这般风采。
与此同时书院所需的教书夫子先生,这反而成了最简单的事,安玄公列了个名单,都是当世各有所长的名士,并逐一写信邀请。阿洛再一次感受到祖父安玄公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听闻是安玄公建立的书院需要教书夫子,无一人拒绝。有的收拾收拾了行李就赶来了。
——
阿洛在江南筹备着办书院建书楼,而京城的纷争是非却从未真正停歇过。
成国公府虽在名声体面被狠狠削了一顿,又失了往日的圣心隆恩,但好歹兵权根基尚在,也不至于元气大伤。
宫里的贵妃就不同了,禁足大半年后后宫中又出现了不少年轻鲜妍如花的各色美人,而她在陛下那里的宠爱也不复往日盛景。
没有了圣宠,好歹还有儿子,贵妃刚自我安慰了一下,就听说皇后嫡出的二皇子入学启蒙,却不是以往尚书房的学士,而是请来了当世大儒宋镜。初见时宋镜先生便赞扬二皇子性诚秉顺,聪敏好学。
这样一来年幼虚岁不过六岁的二皇子就开始在仕林清流之间树立了好名声,哪怕只是一点点,但以后越逐渐积累越来越多,甚至传播开来。
贵妃气得咬牙切齿,大皇子为低贱宫人所出,向来不被她放在眼里,而二皇子本就占了嫡出的名分优势,三皇子与他只隔了半岁,本来还可以徐徐图之,但照这样发展,两人之间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于是贵妃立刻传信给娘家成国公府,想要效仿皇后所为也找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儒为三皇子开蒙。然而成国公费心尽力,结果却不如人意。
如安玄公,宋镜先生这等地位超然世人景仰的学问大家,连天子下诏也不一定能请得动他们出山。何况成国公府早已在士林清流中败坏了名声,哪怕他们奉上珍宝钱财登门相求,也都被那些大儒名士赶了出去。最后能请来的也都是才华名声一般的学士,还是被成国公府以重金利诱来的。
皇后嫡出的二皇子能得到当世大儒启蒙教学,而她的三皇子却只配区区一个普通学士,传出去岂不是让宗室命妇笑话看轻了她。
贵妃这才意识道,得罪安玄公一事,最后竟被皇后占了便宜。
不止是皇子开蒙,待日后长大入学上课接受尚书房太傅教导,想想也知道那些文官清流不会为她的三皇子说多少好话。这样的话,平日忙于朝政的陛下还有宫外的人怎么知道三皇子是否资质优秀,有明君之相。
而这一切的起因,都是因为侄女看上了辛氏女的未婚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