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原谅(8 / 9)
齐后退,齐刷刷直视着陈青山和七只塔骨。
塔骨融入人群中,陈青山也走了进去。
下一刻,锣鼓唢呐再次奏响,仍旧是诡异渗人,但似乎多了丝得偿所愿的喜悦。
高晏摇头:“感觉自己撮合了一对错过彼此但仍心系对方可是各自别扭不肯向前走一步的情侣。”紧接着,他又向旁边的俞小杰说道:“你觉不觉得我们像在嫁女儿?”
俞小杰嗓音洪亮:“像!!”
我他妈——陈青山差点脚滑摔倒,回头怒瞪着污蔑他的高晏,没来得及发泄愤怒就被人群簇拥着向前走。
人群浩荡拥挤,走了好几个小时,这条长龙竟然还没有到尽头。
王行:“青山镇大概有三万多人。”
三万多的人口数目在当时的年代,算得上是个规模很大的城镇,可见经济发展本该不错,又有天然的地理环境保护。虽陆路不够方便,却还有水路可供选择。
谁知正是水路飘来的浮尸,一时好心供起的阴公庙,到最后‘有求必应’四个字困住镇民贪婪的欲望。
谁又能想到,最开始出于仁慈善心,后面竟会扭曲成恶欲?
菊里花铃:“人心莫测。”
“的确人心莫测。”高晏赞同:“但是值得赔上三万多条人命吗?”
俞小杰耿直回答:“不值得。”他直接跳下去,落在青石街道上附着高晏的话说:“最开始是溺水死后的浮尸,到了后来才是镇民的见死不救。‘有求必应’是因果,见死不救是因果,贪婪无度又能贪婪到哪里去?就像义庄恶魂的贪婪也只是许愿要造纸的秘方,之后材料、手工、销售一应承担,可还是付出一家七口的命。”
“三万多条人命,到底有多少是真的到阴公庙求过的?又有多少人是真见死不救?剩下多少人是无辜,只不过住在青山镇所以就被因果缠上去,最终死于瘟疫。”
俞小杰边走边对着高墙上的高晏说道:“晏哥你最早说这些的时候,我就弄不明白,因果债需要付出那么重的代价吗?三万条人命,还一个因果,这规则没有错吗?”
高晏:“错了。”
俞小杰:“没错——啊?什么?”
他顿时停下脚步,因此差点被身后的镇民撞倒,于是赶紧侧开身体让路,顺道惊愕的看向高晏:“晏哥你也觉得规则错了?”
高晏:“规则没有错,是因果错了。”
作者有话要说:注:线香跟佛香区别开。
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