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教育模式(2 / 5)
的学生数量并不均匀,低年级最多,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逐渐减少。这就好比本科硕士和博士,等级越高能读上去的人也越少。
和大多数欧美大学相同,皇家艺术学院也奉行宽进严出制,他们对每一个学生都严格要求,想从这里毕业很难。
所以也有不少一开始对艺术兴趣浓厚的学生,在经过枯燥的学习后意兴阑珊地离去,徒博个附庸风雅之名。
校长说,不管在座的各位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来到这里,他都相信大家拥有一颗爱美的心。
“但是,艺术并非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态度,只要你学会享受它,无论你走到哪里,都如身处此地。”
精彩的收尾引起全场的热烈掌声,学艺术的人大都是感性之人,叶禹凡也感慨万千,并非他申请上皇家艺院很不容易,而是他能走到这一步,说多了绝逼泪奔。
新生典礼结束后,叶禹凡和安妮告别。
在人头攒动中,他仿佛见到了那天坐飞机时遇到的人,但那个面孔很快在人群中消失不见了。
叶禹凡甩甩头,安慰自己只是错觉。
他看着地图找到中级学院的综合办公室,皇家艺院内的年级分布非常复杂,它不安年级分教学区域,而是按专业分。
中级学院从三年级到五年级约八百个学生,每一个导师最多带十个学生,所以八百个学生背后至少有八十个导师。
三至五年级除了级别不同,在学习内容上其实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学生涉猎各个领域的基础课,从声乐舞台艺术到空间表现艺术,能学任何你想学的东西。
叶禹凡在公示板上找到自己的导师名字,叫安德鲁温迪米思亚,头衔位置有个“Pro.”字样,叶禹凡才那是“教授”的缩写,其它导师的头衔,还有“Dr.博士”,“TA助教”等,也有无任何头衔的“Mr先生”、“Ma女士”,据说这些水平高低不等的导师是随机分配的,可根据学生的要求调换。
叶禹凡按照公示板上的标示找到安德鲁的办公室,对方是个光头,看上去约五十岁,很耐心。
名单上有教授头衔的导师不多,叶禹凡有些紧张,他毕竟只是个高中都没读完的学生,出国前突击了一下日常口语,专业听力和口语上完全跟不上,他怕听不懂,也怕表达不了自己的想法,教授会不耐烦。
安德鲁听完叶禹凡的自我介绍,笑眯眯地说:“你知道为什么皇家艺术学院不需要外国学生提供英语成绩吗?”
叶禹凡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