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勉强算是个军功(2 / 4)
不傻呢,早知道京中的争议分歧,有老师、老婆、岳父在,他不用担心挨黑砖,流血之后再流泪,感觉很好。这并不是他要的,他需要宣示一下自己是真不好惹。
于是尽心安抚流民,还拿着人头四处恐吓,这是对京外的。对内呢?他精心挑了些流民代表,亲自进行思想教育:“尔等皆良民,圣人自知之,只是你们确实犯了国法,也得有个说法。此番上京,当诚心悔过,求圣人谅解,圣人玉旨纶音,得圣人一言宽宥,以后也好重新做人。”
流民最怕的就是秋后算账,不管是造反还是投降,都是迫于情势,并没有主观意愿。降了之后看另造册,又怕被上头惦记,戴上个逆贼的帽子摘不下来。等池脩之点破这个,再加以许诺,大家一想,也对啊,皇帝亲口说了不追究,比官府好像更硬气些。
一个个路上都在打腹诽,想着怎么样痛哭流涕寻找理由,再对皇帝指天咒誓,感谢皇帝、感谢朝廷,感谢大家给了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到了殿上,用淳朴的语言说了出来:“天旱实在过不下去了,往年遇荒有赈济的,今年偏没有,这才听了恶人话。圣人是好人,派了天使来给咱们吃的、还给种子、又叫州府给借耕牛、分田。能过得下去了。往后便是圣人的顺民。圣人您是好人。”咳咳,文化水平有限,语言想不淳朴都难。天使这个词儿还是路上听得多了现学的。
你要以为池脩之“献俘”是炫耀武力,那就是猜错了,他这是在向皇帝拍马屁呢,告诉皇帝,你干得很好,大家很感激。
皇帝一开心,先是温言抚慰:“尔等既畏天威又知悔改,后当洗心甘命,各安本份,返籍后,遵纪守法,毋再为乱。”在流民代表泪流满面的感激声中帅气地赦免了众人的罪过。
然后就又不按照规定办事了:“池卿年少有为,然年资尚浅,不宜超擢,然朝廷不能不赏功,着为开国县男。”他给人爵位!
这也太差别对待了,四路抚慰使,就他得了爵位,这年头爵位多难得啊!魏静渊这个坏蛋规定了,爵位只有几种取得方式:一、皇帝家亲戚包括皇帝的舅舅家,皇帝家的女婿除非本身有爵位否则也不能因尚主而封爵,这个没话说;二、军功;三、没有第三。
开国县男是从五品,所有爵位里最低的一级,坦白说,就这,还真算是“幸进”呢。池脩之这个勉强算是个军功,但是按照首虏数,也就是刚刚踩到了线上。给个爵位太勉强了,给个勋位还差不多。
可皇帝乐意啊,话还说得很明白:“池脩之本是文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