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好感度上升(2 / 4)
名家字帖。两人谈得兴起,登门拜访,打一个照面儿,池脩之与顾益纯都呆了——认识啊。有中间人,有借口,受害者与犯罪嫌疑人家属就这样坐到一起。
顾益纯学问极好,这并不能让池脩之拜服。池脩之家藏书的珍贵与丰富却让顾益纯一看三叹:“委实难得,世人论世家,要看多少年头、要看多少祖宗、要看什么派头。要我说,还是看这样的传承。”
至此,池脩之对顾益纯的好感度上升。
顾益纯有些踌躇,有心推荐池脩之出仕呢,年纪太小,池家父荫不够,想收做徒弟呢,又略感羞涩。以前是他厚着脸皮贴上了郑靖业了,现在人已经老了,老婆都怀孕了,实在做不出再倒贴小少年的事情来了。
憋了半天,终于在临出门的时候留下一句:“莫让祖先成负累。”
就是这句话促成了池脩之拜师的决定,他找的就是这个!对人生的指点。池脩之也颇为踌躇来的,然而不试一试却不肯死心。用他外婆的名义写帖子,这点很好办,然后亲自登门。
顾益纯正巴不得,表示大正月哪天都是好日子,过来吧,少年!
池脩之还真的也提了几条腊肉登门来了。
顾益纯:……这场景好熟悉。
顾益纯是个好人,据说眼光极准。但是……在欣赏人这一方面,实在是有些瘸。他看好的上进好少年郑靖业,混成个风评不好的政客。他看好的风骨美正太池脩之,哎,估计也要让他无奈。
这就是命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池脩之的担心是颇有道理的。茸毛团子虽然还在他面前出现,但是明显的,他们现在不熟,上头还有个师傅看着,他的爪子没办法扑棱人家脑袋。而且……池脩之想挠墙,正月快过了,天气慢慢回暖,毛团子就要脱毛了。而且……团子据说今年十岁了,再跟他这个陌生男子呆在一起,恐怕不太合适,于团子闺誉有损。
据他的观察,顾益纯也在为多出来的女弟子伤着脑筋。或者说,因为池脩之的加入,顾益纯伤脑筋了。郑琰原本跟哥哥、侄子们一起读书,性别不是什么问题。即便当时有个顾鼐,那也算是顾益纯子侄,两家通家之好,主要是郑琰当时年纪小,避讳什么的,没看顾鼐个小道学当时只是腹诽,都没有提出正式抗议么?
现在么——
第一天见面,男女混合班,还能当成是为了同门见面。第二天,郑琰跟池脩之还是共处一室了,虽然旁边还有数枚郑侄子当灯泡,可还是共处一室了啊!池脩之很果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