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母慈子孝(4 / 8)
是回京城办事,不能把纪申一个人留京城当苦力,萧司空只能自己来。
不想桓琚对萧司空极和颜悦色,也不提手,也不提儿女,问道:“司空有何事?可是为偏远各州县长官尚在京师,选拔贡士不便而来?”
他处理国事顺溜得很,一点也不像发昏的样子。萧司空蓦地心中一痛:【圣人从做太子开始,就没有误过国事。凡大事,总能持正,克己复礼。有过则改,从无懈怠。人到中年,却又连遭祸事,何其痛也!】
萧司空伏地痛哭:“圣人,你要难过就说出来吧!”
桓琚对萧司空既信重又防备,能力,萧司空不缺,势力,萧司空很大,正因这种能力与势力,造就了桓琚对这位重臣、姑父的双重态度。毕竟是相知几十年的人,桓琚终于对着重臣哭了出来:“司空!”
一声“司空”包含了他无尽的委屈,除此之外,便什么也说不出来了。所有的郁闷都随着这一声排了出来,桓琚只觉无话可说,也没有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能再表达他的心情了。
君臣二人相对而泣,半晌,桓琚抖着手擦眼泪,咧开个笑来:“司空见笑啦。”
萧司空想到自己家里也有一个糟心的儿子,自打合浦公主与齐王的事情翻腾出来,萧度又触动了“凌”这根愁肠,闷闷不乐得让晋国大长公主想再打他一顿。前尘旧事不宜对桓琚提起,萧司空长叹一声:“儿女都是债呀!此生就是来还债的。”
“司空的儿女比我的儿女省心多啦。”
萧司空苦笑道:“那不一样、那不一样,各有各的愁呀。”
两人谈了一阵儿儿女经,桓琚心情转好,对萧司空道:“好啦,都不用担心了。贡士的事情,怎么说?”
“礼部定在明秋,够他们回去选拔的了。时间是尽够的。”
“唔。你看,东宫的官员是不是要再调一调?”
萧司空问道:“圣人的意思是?”
“三郎,品性是极好的,只是……”
萧司空笑了,反问道:“只是什么呢?不够果敢?圣人,治大国如烹小鲜。”
“可也……”桓琚难得没有想什么【你看好太子,当然为他说好话】,而是真心拿烦恼来与萧司空讲。
萧司空道:“太子只要稳就好。”
再次提醒了桓琚,桓琚失笑:“人苦不知足。”
萧司空也笑了:“若是一味安逸,又岂是有担当的人呢?”
君臣二人已许久没有这般坦率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