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行进中(2 / 7)
天气,这已经是近期以来比较好的天气了,在那之前,整个夏天,雨水几乎不曾间断。因为雨水,出发的准备工作才拖延了这么长的时间。
本以为是自己等人走,一路走,一路接收女莹先前散放的人。不想打从南门出来,背后就拖一条长长的尾巴。这尾巴真长啊!足有两千号人,还的绵延得看不到尾巴的辎重车辆。
女莹与卫希夷都是乘马,行军而非疾驰的时候,庚的骑术也还能跟得上。女莹勒住了马头,有点迟疑地问卫希夷:“那些不是你带的人吧?”
那当然不能是啦!卫希夷有伯任与她的五百人,到了龙首城,太叔玉不放心,又与了她五百,统共也就这么多人了。辎重一类亦是二人资助,申王这里,因为答允了二人南下,又听了姜先献计,亦有扶植之意,也与了一些。
就这么多东西了!
所以?
庚作了总结:“都是唐公。”
女莹道:“他是认真的?”
庚突然冒出来一句:“我们是不是小瞧了他了?”
“嗯?”卫希夷迟疑地说,“你看他这次能成?”
庚道:“不是还有我们吗?我于行军之道懂的虽然不多,在中山却也见过你们整队出征、凯旋而归。您看,他的队伍也很齐整,要么是他自己深谙此道,要么便是麾下有能臣。有能臣而能用,而非一朝手握大臣便图自己痛快,这可比自己能干要难做到得多了。”
女莹与卫希夷对望一眼,卫希夷对于唐兵行军有序给予了肯定。女莹道:“是了,我们不该总将他当作当年那个模样。闻说唐地被治理得不错,可见他也是有些本事的。”
姜先如愿以偿地被频繁在卫希夷面前提起,也得到了肯定,然而卫希夷的朋友们对他的评价却偏向了另外的方向。庚与女莹都认为他别有所图,姑娘们是去干大事的人,看出来姜先对卫希夷有那么点意思,也没有将他的行为全归因于此。与太叔玉夫妇一样,他们认为,姜先南下是因为有利益。
庚说:“天邑诸侯云集,却并不同心。唐公有两种选择,一、留下来,尽力从中取得更多的利益;二、暂避锋芒。二者都有可能是正确的选择,也都有可能是错误的选择,是对是错,端看各人如何把握。唐公有母亲、外祖在彼,不须自家费神太多,又留重臣守家。无论天邑做什么,成了,他也有份。败了,他便说他不知,可以出来重整旗鼓,做个好人。”
女莹叔频频点头:“是这个道理。至于随我等南下,他既非携举国之兵,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