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小变态制糖(6 / 9)
道晒糖是怎么做的,我也是现问的呢。还是归义这里靠南,靠近产地,做得好些。”
泉安送来的甘蔗并不很多,想也知道,送糖也是送成品的糖,送这几车甘蔗,纯是给你们玩耍的。这年代的糖,落在颜神佑眼里就十分粗糙。主要是两种,一种是饴糖,或称麦芽糖,此类神器过年时就是胶牙饧,曾经被颜神佑发挥了极大的攻击力。一种就是甘蔗、甜菜等植物做出来的糖,甘蔗做出来的糖,大部分还是粘稠的液体,颜色也不咋地。
颜神佑一般都不吃糖,只吃些做好的甜糕之类的。
到了厨房前的院子里,她才知道为嘛糖的样子这么蠢了。地上摆了好多盛放榨出来的甘蔗汁的广口浅盆里,盆口覆上一层薄薄的笼布,想是为了防止有异物掉落。
颜神佑已经傻了,惊呆地看着姜氏:“就这么晒了啊?”
姜氏很奇怪地看了她一眼,盐都能晒,为毛糖不能晒啊?
糖是用晒的,盐是用煮的……颜神佑已经对这个无理取闹的世界绝望了!
糖明明是熬制出来的!
颜神佑魔幻地道:“还有甘蔗汁儿吗?给我留一些,我有用。”
姜氏问:“要那个做什么?”
颜神佑道:“我要做糖。”
姜氏此时却是万分理解地道:“你还有正事要忙呢,这个暂且不急,就让它晒着罢,也就这样了,晒完了,收起来就能用了。”
颜神佑诚恳地道:“阿娘,一定要给我留一点。”
姜氏拗不过她,只好点头:“也好。不过这东西可存不太久,易招虫子呢。”
颜神佑看看盆上的笼布,点了点头。【我单以为只要晒盐就好,没想到还需要熬糖,我穿过来就为了传播大吃货国的文明来的吗?!】好吧,她是知道怎么做糖的,嗯,这得益于吃货属性,以及……历史课本。行了,认真听课的同学都应该记得,在唐代这一节的内容里,有一段关于唐太宗这个吃货派人专门去印度学习制糖技术(……)的考点。
这一点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呀!看一遍就能记住,然后十分不服气地想,哪家会比吃货家更会做吃的?调味料也不行!就手贱去查了一下,发现——啊!其实还是大吃货国腻害呢,咱们后来制的糖比他们好多了。
就是大家意想不到的黄泥水(……尼玛这是怎么想到的?!)
反正,她就是会了。即使不手欠,知道吃货二凤学的是加石灰也够了。【2】
颜神佑接了甘蔗汁,就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