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根据地建设(3 / 8)
劳动积极性,一切就都不成问题。
归义大生产运动于焉展开。
劳动积极性也是很好调动的,只要大力宣传一下颜肃之为大家争取到的优惠政策,就足以大多数人的干劲儿了。反正吧,白天促生产,收工修房子。房前屋后桑树什么的也都种上了,只长荒草的地上还能放几只羊。虽然目前看来一切都是刚刚起步,可一眼望去,真是生机勃勃。人人都觉得有了盼头。
颜神佑还撺掇着颜肃之在进行规划的同时,微稍亲民那么一点点,深入到田间地头,解决一下纠纷什么的。别说,这还挺管用的,比如两村之间有点什么别扭的,颜肃之到了,给调解一下,就省了两边械斗了。
调解也不费什么事儿,一来是颜肃之有威望,二来也是大家正事且忙不过来呢。有了减税等等政策,多劳必然多得,谁有功夫为芝麻绿豆大的事情耽误了正经事儿呢。有个差不多的判决,大家也都认了。再继续干活儿去。
然而卢慎说的,也不能不考虑。卢慎考虑的要点,还是在海贼。这里的军民人等都搞生产去了,吃了大亏的海贼们,难道会不来报复吗?一旦他们过来了,这边儿还面朝黄土背朝天着呢,这不坑爹呢吗?
这是一个大问题。
颜肃之道:“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待我练好了兵,准备妥当,自然要寻他们的晦气去。只是此时新兵未成,战船未就,说不得,只好先防上一防了。然若只为备战海贼,抛了荒,也不划算。只顾耕作,一旦海贼杀来,更是要吃亏。”
这就是资源不够的痛苦了,归义地方是够大了,可是人力资源还是短缺的,要不然,颜肃之也不会把主意打山民头上,对山民这般客气了。颜家部曲就不用说了,不可能完全脱离生产。便是招募来的兵,这么说吧,归义现在哪怕是颜肃之有数的小账本儿上,人口也不过三万余户,好吧,将近二十万人。募兵却已经超过五千了——颜肃之的计划是最终成型的战力要有一万人——这五千多人,都是精壮劳力。
他们是吃得最多的,如果不让他们参加生产,这一里一外,得刨出一万多个最有效率的劳动力。这还不算他们的武器装备的消耗,还要养些战马之类。要不是还有个盐田的收入,颜肃之要不就打土豪分田地,要不就得穷得当裤子了。
颜神佑道:“这个……也不是太难。”
颜神佑&卢慎:“!”
颜神佑努力回忆起很小很小的时候看过的黑白电影来,一面回忆,一面慢慢地道:“农忙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