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11 / 13)
子还是不能比的。淑怡能这样做,正是大度的表现。
淑怡长出了一口气,日子也就这样过了吧。打出了招牌,以后保泰、广善乃至老福晋都会照顾自己的儿子,宫里还有姐姐撑着呢,坏不了事儿。委屈不是没有,今天看来也算是值了。
接完了旨,保泰反而不好意思上了,淑怡只是说:“你先别高兴,大阿哥封了世子,他的亲事可就不是原先的办法儿了。得从头理一理,我原就额外备了份子,这会儿正好拿来用,却也还差了些。”
“我说呢,先时你叫他们多支了银子买东西,原来是早就……”这小报告是谁打的,就有待商榷了。
淑怡哼了一声:“咱们要是敢临时改了主意,内务府还不得把咱们怨死!”
保泰嘿嘿一笑:“他们要骂也是骂我,老五老十二嘴上功夫有限,就是说到我脸上,也没什么。”
淑怡真想翻白眼。
—————————————————————————————————————————
家事顺了,朝上依旧不顺。
括隐正在进行中,胤礽等的人来没来到。李光地是个能人,这一点胤礽知道,但是想让这个能人出一把力,还需要努力压榨他。胤礽等的这个人就是李光地的学生,杨名时。
这个学生还是真学生,称得上是胤礽的师弟。杨名时不但是李光地当考官取中的,而且在考中之后还继续师从李光地“受经学”。
此人为官称得上清廉,而且有着与施世纶一样的嗜好:爱为弱势群体撑腰。康熙有言“名时督学,有意弃富录贫,不问学业文字”。正是眼下杀富政策合适的执行者。
杨名时是李光地的学生,深受其器重,杨名时被拖下水了,说你李光地没掺和进来,谁信啊?
巧了,杨名时的父母接连去世,他从康熙四十五年开始丁忧,到今年正好期满。现在的人手,不用白不用。先给一官,试试身手,能行,就升去边远一点的省份做个试点。到时候我看你李光地急不急,对了,除非你死了,不然我就是不让你退休!
胤礽想得正美,李光地来了。
抱着本折子来了:“左都御史赵申乔参劾刑部尚书齐世武。”
唉唉唉,会试考完了,赵老先生阅完卷,向胤礽汇报完毕就算是禁闭期满了。他又干回他的本职工作——参人!
祖国上下尸位素餐的官员都算是好人了,还有不少占据有利地势,拼命搂钱的。比如眼下正在互殴得一团糟的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