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生老病死无定数 (1)(2 / 23)
岁以上闲散宗室等向蒙圣恩,贫乏者俱赏与房产人口,遇婚丧之事又给与银两。此等闲散宗室并无行走之处。嗣后应停给拖沙喇哈番俸,年二十岁不仕者照披甲例给与银米。
头一条,对胤礽还算有利,董额与太子妃娘家的亲戚关系更近一点,董额的妻子也是时不时往东宫走动的。
第二条却让他浑身不自在。太子殿下还是很有主人翁意识的,他是太子,未来的国家领导人,说这国家是他的也不算很过份。既将这天下视作是自己的领地,当然对事情就格外的上心。
闲散宗室,以前闲在家里也是有一份不低的俸禄拿的,现在却要革掉了。个中原因胤礽是再清楚不过了,他一直关注着这方面的问题。做一个国家领导人,更多的时候关注经济民生要比关注军事战绩重要,没有前者,后者也不可能持久。
不光是旗丁的问题,国家,已经连成年宗室都有些供养不起了,而大家还在拼命地生生生生生。不生还不行,要是不使劲生了,胤礽自己都得承认,他会坐不住。
要了亲命了!人不能不生还不能生少了,不然镇不住场子。又不能生多了,不然国家养不起!
而国家的财政状态在胤礽心里也有一笔账,还是笔亏空账。在他所能看到的账面上,国家是有收入的,但是收的赶不上花的快。本以为打完仗了,能够休养生息了,然而河工修了好几年了,年年都是重点,这工程很花钱!
又有,南巡可不止是迎驾的花钱,京中这一大队的人马仪仗那也是钱!一次南巡,一般圣驾走过的地方都要免租税,甭管是那些陈年烂账收不起来的欠税还是今年的新税,都会免。圣驾过处,全国最繁华的地方走得差不多了,尤其是江浙,自来就是天下税赋重地!
国家大了,状况就多,哪一年没个灾害呢?今年是这里,明年是那里,反正就没有消停的地方。让中央减税都是懂事儿的,更有一等添乱的还要求赈灾。
又有,各级官员不贪才怪!胤礽岂能没有数的?他一趟南巡带回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从哪里来的,他多少知道一点儿。
贸易这一块儿呢,国内重农轻商,并不鼓励发展商业。康熙朝是设了海关,年年有厘金收入,海外贸易其实是顺差的,但是规模一直被限定死了。这两部分的钱,也不是特别多。
胤礽悄悄扳着手指,一条一条扳出来,除非他汗阿玛还有他不知道的财政来源,不然……财政会很紧张。
综上所述,胤礽断定:这第二条怕是要被批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