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皇太子神功初成(7 / 8)
想起这个来了。”
“他今年都六岁了,是该读书的时候了。”
“只怕汗阿玛那里不方便,儿子那会儿也是读书前跟着汗阿玛,后来……就搬到毓庆宫了。”
康熙挥挥手:“把你原先住过的地方收拾出来,方便得很。”
一锤定音。
淑嘉还不知道,她儿子马上就要跟她分开了。康熙要亲自教养孙子这事儿,淑嘉是听胤礽说过的。那时候冬瓜胖还小,因事情不在眼前,她也不着急。事情又不是她能够作得了主的,着急也没用,就这么鸵鸟着。
近来这个话题又没人提了,她便默认为儿子还是跟着自己过。让冬瓜胖跟胤礽之间的父子之情再亲密一点,是淑嘉的既定目标。让上上下下都默认冬瓜胖是胤礽的接班人,胤礽本人也这么认为,那才是目的。
胤礽一走,她不用担心这块唐僧肉被哪个妖精衔了去,暂时放下后院儿里的事情陪皇太后看小姑娘了。
今年的任务很重,宫里就有好几个皇子要娶媳妇、纳小妾,宫外还有一个等着续弦的。
康熙临走,是给皇太后派任务了,您老要是无聊了,带人看小姑娘吧。咱叫谁过来,谁就得来!
这不,皇太后一声令下,把宫中主位都拎了来,孙媳妇们,不管是在宫里住的太子妃还是在宫外住的几个福晋,统统拉了过来。
淑嘉并不发表意见,只管顺着皇太后的话说:“看一个个生得多好啊,水葱一样,看着都觉得心情好。”
说着往下面看,发现宜妃在看那个董鄂氏的小姑娘。那是三福晋的堂妹,都统齐世的女儿也在应召之列。董鄂氏,五大臣之后,父亲也很有力,看样子宜妃是看中她了。
淑嘉很纳闷,这个董鄂氏,生得端庄,举止得宜,咳咳,完全符合康熙一惯的择儿媳妇标准。可是小姑娘的爹,是屡次被我们有创意的皇太子殿下称为“猕猴都统”,并且完全不介意让康熙知道对其有多么厌恶的齐世。
这姑娘一点也不像猴儿啊!
再看宜妃旁边的惠妃,一脸兴趣缺缺。这位更奇怪了,大儿子家里儿女一堆没人照料,她为什么不急?
惠妃心中非常遗憾,她当然希望新儿媳妇的家世要好一点,但是康熙的态度摆在那里了:“不能压了元配去。”元配的爹都被你削成白板了啊!
如果不能压了元配,那就只能在较低级别的官吏中寻找,这些人家是没那个资格被皇太后叫来看的。惠妃对今天的会见就不抱期望,只是下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