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太傅(12 / 13)
……隔海向东,不是蓬莱仙岛而是布满黄金之地……
司马相如使西南夷,韩嫣嘱他再向南打听有没有产量更高的稻种,目前束缚汉朝发展的不是土地兼并也不是匈奴边患、奴婢制度,是粮食产量。粮食产量低下,一个人务家能养活的人口便少,就有更多的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同时,养活一个人需要的土地数量就多,一旦兼并,麻烦就像滚雪球。提高作物亩产量是很重要的问题。
甚至想到派人由此向西——那里是印度,棉花的原产地,有了这个东西,绝对是向北发展必不可少的物资——张骞回汉,便说过经蜀过西南夷取道身毒亦可通西域。
牛羊肉其实很贵的,出塞得来的东西很可以卖给商人,让他们再转手,既充了军资又活跃了资本。
薛泽就是个橡皮图章的功能,代替薛泽成为丞相的公孙弘很配合,他也讨厌董仲舒,为此还下了绊子,他的思想更实用,为人也更灵活。从天然感情上,他是比较接近韩嫣的。他还很识时务,不会拿自己的前途过不去。韩嫣埋头苦干,有了成效,他也有个襄助的功劳,也乐得高兴。
————————————————————————————————
看着韩嫣忙得不亦乐乎,刘彻笑了。
韩嫣很愤怒。
国库刚刚轻松了,这个败家子居然要修后宫?
桂宫,名字很好听,史上也挺有名,可要是拿自己辛辛苦苦攒来的钱修,韩嫣只有一个感觉——肉疼!
刘彻居然还笑得很无耻!桂宫修好,刘彻大宴群臣,作出了一个让人目瞪口呆的决定——后宫全体迁往桂宫。未央宫,汉之议政所,一堆女人来裹什么乱?对匈作战连连取胜,淮南王谋反铁腕断了数万人的性命,主父偃一出而灭三国,越来越逼人的帝王威严令人不敢反驳,谁来触这个霉头?又不是在宣室里请他姑母的小情人。
汉初萧何营宫室,先造长乐宫,那时候整个汉廷的议政之所是在长乐宫的,后来又造了未央宫,于是长乐宫住了吕雉、未央宫住了刘邦,这才把议政之所改在了未央。议政之所尚且能变,何况只是皇帝后宫搬家?
未央宫么,留下来,给皇子住。
刘彻终于又抱上了几个儿子——王氏生刘闳、李氏生刘胥、刘旦,连同刘据,都被刘彻拎到未央宫了。
一直养在后宫稀见群臣的诸皇子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论长相,这几个人都还不错——父母都是相貌不错的人,孩子长得丑才是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