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婚事(6 / 7)
,未来主母的课程里是没有这些项目的。持家、交际才是重点,余下的,是拢住丈夫,而不是得到爱情。就是母女私话,关于得到丈夫宠爱,也不会讨论到“如果你妈和我同时掉到河里,你先救谁”之类后现代的问题。
所以,从汉代女子的角度来看,韩嫣,是个完美得不能再完美的丈夫了。没纳妾、没通房,没有一嫁进他家就成了某个庶出子女现成的娘,待岳家有礼貌,自身条件又很好,没有理由不想跟他过一辈子。
“大人,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不在此一日,”许绾自己想了半天,又与许夫人谈过,终于决定跟韩嫣说明白,“妾既嫁了,便是韩家人,要为韩家想。大人为妾花心思,妾心里固是欢喜,只是,妾更愿大人少看妾多做事,把日子过起来,什么也都好了。”
汉代的女人,总能给人以惊叹。还是,自己遇到的女人太BH?新婚妻子不浪漫,教训自己要务实。何蔓自己跑出去嫁了。一向不问事的母亲,风闻自己与男性有绯闻后,居然对釜底抽薪不表示惊慌……这,究竟是个什么世道?
许绾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女人嫁了丈夫、有了自己的家,虽然心里对娘家很牵挂,可对自己的丈夫更偏心些,有了儿女以后,就更是转移了重心了。嫁得舒心,婆家人待自己很好,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了这个家庭。身为家庭的一份子,自然要为家庭考虑。既然是一家人,那就认真过日子吧,怎么实惠怎么来,不用天天这样表示了——很正常的已婚妇人的心态。
都说女人本来是珍珠的,一旦嫁了人,就变成死鱼眼珠子了。不是她们自己要变,而是结婚以后,要考虑得事情变多了,自然不能像少女时代一样浪漫了。算计着襄阳城防、丈夫儿女的郭伯母,早已不是当年的俏黄蓉,虽然她还叫着丈夫“靖哥哥”。还保留着少女浪漫的人如今正在椒房殿里发飙呢。
许家家教,确如直氏所言,还是不错的。不但是许绾,连同许绾带来陪房的家人还是老实的,奴婢在主人面前争面子,是免不了的,只要不是恶性竞争就好。丞相嫁女,又是传闻家规甚严的韩家,挑选陪房的时候,也是小心再小心,唯恐出了什么不好的事情,让女婿家里瞧不起。不规矩的人,自是有的,不是什么大错,按规矩罚了一回,晓得其中利害之后,却是老实了。
许绾在家,也学了些管家的本事,到了嫁到韩家,规矩上略有不同,却也没有不适应。一时,倒也相安。韩家长辈,见到这样的情境,额手称庆。
哪怕是中两千石,韩嫣也没有什么婚假,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