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2 / 4)
醉得不省人事的太子淮,即使有心理准备,也不由得大吃一惊。
太子淮极少醉酒,仅有的两三次也是演戏成分居多。
今时不同往日,遇到郅玄和赵颢联手灌酒,他无法在两人面前演戏,实打实的饮下一盏又一盏。最终醉得神志不清,一觉睡过去,不知今夕是何夕。
这种情况下,太子淮无法行走,只能由侍人抬回府内。
原桃和媵妾走下牛车,见到此情此景,万般不情愿也要上前表示关心。态度情真意切,令人看不出丝毫破绽,自然也抓不到任何把柄。
太子淮被送到寝殿,稷夫人看过之后召来府医,熬制醒酒汤给他灌下。其后命人给宫中送信,言太子淮醉酒,明日无法入宫处理政事。
消息送得很及时,杜绝旁人胡乱猜测,也防止有人借机传播流言。
王后见到来人,详细询问当时情景,未见恼怒,反而放下心来。
从君臣层面上看,西原侯和南幽侯对太子淮很不客气,甚至有些不恭敬。从姻亲角度出发,就变得截然不同。
太子淮固然被灌醉,却也能解释成彼此亲近。
换句话说,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有被西原侯和南幽侯灌酒的机会。
这绝非自我安慰,是事实如此。
事后处理得好,非但没有害处,反可以借势,让太子淮位置更稳,杜绝流放氏族反扑。
思及此,王后召来心腹侍人,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吩咐一番。
“可明白?”
“主放心!”
侍人频频点头,领命下去安排。
不多时,刻意放出的消息传遍城内,继而传出城外,落入各方氏族耳中,经过一番解读,果然掐灭掉不少野心。
关于太子淮醉酒的真实原因,王后仔细思量,心不由得下沉。
西原侯绝非肆意妄为之人,事情发生必有原因。
王后捏了捏眉心,想到多种可能,又逐一推翻。实在想不出因由,索性暂时放下。等太子淮醒来当面问一问,应该能给出答案。
西原国大营内,郅玄送走太子淮和原桃,留下赵颢议事。
两人在宴上饮了不少酒,却无多大醉意。仅仅眼角绯红,脸有些热。头脑始终清醒,甚至变得兴奋,比平时精力更盛。
饶是如此,桑医依旧送上醒酒汤,由他亲手熬煮,特意加入甘味,更容易入口。
郅玄端起汤盏,试了试温度,觉得不烫嘴,仰头一饮而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