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3 / 4)
结果没有让他失望。
自从王族私兵现出颓势,在大国甲士面前表现得不堪一击,大小诸侯就生出别样心思,不至于想推翻中都城,在权利分割上也是蠢蠢欲动。
中都城存世近千年,人王的象征意义非凡。
随着时间流逝,先王积威逐渐消散,继承人疏于武功,一门心思钻研政治手腕,无异于主动亮出弱点,给了国君们可趁之机。
最显著的例子,如果王族私兵不弱,仍如开国时大杀四方纵横天下,各国国君绝不会轻易废弃生食礼仪,更不会对王族心生质疑。
只能说实力决定一切。
两代前,中都城尚有伐国之力,能召集诸侯共灭陶国。现如今,别说是伐国,遇到王族宣召,各国是否会出兵都是未知数。
郅玄一边和国君们共饮,一边掌握大量情报,了解多数人的态度,对会盟一事有了更大把握。
席间,郅玄见到三位女诸侯。
三人在治国策略上颇有见地,军事上也不亚于旁人。
尤其是云侯,在富国策略上远超同等规模的诸侯国。
云国境内多山,田地出产不丰,灾荒时常发生。为能改善情况,她力排众议,下旨鼓励国人经商,还曾给郅玄递送国书,希望能在两国之间修路,和西原国达成长期贸易。
旨意颁发,国内的反对声浪极大,差一点掀起氏族叛乱。云侯顶住压力,将旨意贯彻实行,还以云氏的名义组织起商队,为国人做出表率。
云氏商队严守律法,全心全意做生意,价格童叟无欺,宁肯吃些亏也要打出名声。
受到国君感染,国人们也放下成见,纷纷走出国门,陆续投身商道。
短短两年时间,云国商队的足迹遍布周边国家,云商的名头也格外响亮。云侯以其魄力闻名于世,云氏别支索性称自己为商氏。
在云侯的富国策略中,西原国的货物必不可少,郅玄的相助是重要一环。云侯不是忘恩负义之人,始终牢记郅玄的恩义,感谢对方雪中送炭之举。
“君侯恩义,云氏没齿难忘,如有驱使绝不推辞!”
云侯双手举盏,言辞恳切,态度极为郑重。
郅玄没有拒绝这份诚意,举盏和对方共饮。
落盏时,云侯没有离开,而是在郅玄旁侧落座。衮服包裹下,身段妖娆,纤腰盈盈一握,如熟透的蜜桃诱人采撷。就容貌而言,云侯称不上美艳,但有成熟魅力,一颦一笑都夺人眼球,令人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