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3 / 5)
甲士把守,也没有什么商队往来,偶尔有几个人经过,大多是扛着农具的庶人。
城头光秃秃,别说箭楼一类的防守设施,连女墙都没有。从下向上望,能看到守城卒伍的半个身子。
从城内通向城外的路不算太宽,因下了雨,变得十分泥泞。
出城的人全都光着脚,连卒伍都没穿鞋,还把裤腿挽起来,和队伍中的甲士形成天壤之别。
郅玄深吸一口气,不断告诉自己:眼前的困难不算什么,完全可以克服,千万不要灰心。搞建设就不能怕苦,要发扬艰苦奋斗奋发向上的精神!
退一万步,他有地盘有房子有人口,好歹算是不错。明太祖开局一只碗,不是照样横扫天下。他暂时没有那么高的展望,立足根本,先把地盘建设起来,应该不是那么困难地……吧?
总之,努力!
做了一番心理建设,郅玄下令入城。
彼时,国君调拨给他的十名下大夫已在城内。他们随上一批甲士抵达,因郅玄未在封地,没有明确的职责划分,县大夫又牢牢把持权力,几人盘桓城内至今,也未能沾手半点事务。
闻听郅玄抵达,十人都十分激动,立即出城迎接。
无论他们怀揣着何种目的,又带着什么样的任务,如今这般实在是不成样子,无论如何总要有事做才好。
“见过公子!”
十人均为下大夫,地位仍有高有低,标准即是他们身后的家族以及在朝堂的资历。
在西都城时,郅玄分别见过几人,对其中三人印象最深。
这三人出自同一家族,互为堂兄弟。
上代西原侯活着时,他们的家族十分风光,一位叔祖父曾担任国君戎右,护卫国君出生入死,屡次立下战功。
当时的密氏、羊氏刚刚崭露头角,三人出身的牛氏占据六卿之二,还曾同范氏分庭抗礼。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郅玄祖父去世,现任西原侯继承国君之位,朝中卿大夫开始重新洗牌。加上牛氏内部青黄不接,没有像样的家族子弟,导致六卿之位被夺走,家族也不断败落。
若不是西原侯遇刺失去军权,难保牛氏不会步上有余氏后尘,消失在西原国的版图上。
郅玄了解过牛氏的家族起落,不太明白,为何西原侯要将这三个人安排给自己。
难不成是想让他们迁怒,在封地给自己使绊子?
换成以前或许可行,如今满朝皆知他们父子不和,这步棋明显走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