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草原风起二(5 / 7)
陵卫通通没份参与。这种情况下,天子二十六卫只能当做个好听的名头,武艺练得再好也没用!
兴宁伯向天子提议,进行二十六卫大比武,对孝陵卫而言,简直是从天而降的大饼,还是肉馅的!
不趁机狠刷存在感,让天子知晓自己的一身本事,还要等到黄花菜凉了,脑筋再转弯?
临到孝陵卫比武当天,也着实让永乐帝惊喜一把,战阵如何暂且不论,卫卒的勇武,的确让人眼前一亮。
因旗手卫而起的郁气和怒气,瞬间一扫而空。
天子亲卫,该当如是!
如果不是情况不允许,牵涉面太广,永乐帝恐怕会当场下令,旗手卫和孝陵卫换装,换人。
孝陵卫负责天子出巡,旗手卫去守护皇陵。
饶是不能全部换人,也从孝陵卫中选拔多名有才能的军官,近五十名勇猛的卫卒,调往大宁。
“尔等需谨记今日之勇,不可骄狂,当临战不怯,立功以壮家族。”
临行前,家中长辈的殷殷教导,加上本身对战功的期盼渴望,让这些从孝陵卫调往北疆的卫军热血沸腾。
戍边,对他们来说,是难得的机会。何况还是大宁,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被选出的孝陵卫打点行囊,高高兴兴出发。留下的缺额,直接由在比武中表现最不好的卫军填充。
二十六卫中,被谪交趾和广西云南的不少,调往北疆的更多,而且,基本都是在比武中表现突出官军卫卒。
不是没有朝臣发现此事微妙,可文武两立,五军都督府都没开口,文官有什么立场追究?
说天子二十六卫拱卫京师,人员一个不能少?
不见把人调走之后,又从各自的家族中征召?
比起卫所垛集抽丁,天子亲军一向不愁兵员。只要追求不高,守卫皇陵也是一份不错的工作。
既然人都补上来了,还有什么可说的?
谁敢上疏提出质疑,朝中的勋贵武将会立刻握拳,从鼻孔喷气。
怎么着,捞过界了啊!
文官很是委屈,武将队伍中,早有人这么干了!自己不过是仿效行之。
得知此言,孟清和摸摸鼻子,后退数步,他是低调的人,一向不喜欢出风头,必须深藏身与名。
不过,调兵的事不追究,聪明如杨士奇等人,还是隐约猜到,天子这番动作,恐怕是要在北边动兵。
动手的对象,多数人猜测是鞑靼,要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