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顾鼎(3 / 8)
厂和锦衣卫绝不会手软。
当下,鞑靼骑兵明显有南侵意图。
游骑只是试探,摸一摸根底。
从密云到龙门,发现十余股骑兵,鞑靼主力将出现在何处,目前尚难确定。为防万一,必须向朝廷请示,要钱要粮要人。
要来自然好。要不来,粮饷被六部卡主,待鞑靼南下,哪怕是最坏的结果,也有借口开脱。
“不是边境文武未尽力,实是鞑靼太凶恶,朝中文武拖后腿!”
东厂番役没有耽搁,收好几位镇守的奏请,日夜兼程,赶往神京。
彼时,鞑靼游骑扰边的情况愈发严重。密云卫,开平卫,龙门卫,万全右卫接连告急。
边军发现,鞑靼游骑的行动很是奇怪,抢劫极少,唯一的目的就是放火烧粮毁屋。有卫所兵力不支,甚至被烧毁两座地堡,死伤四十余人。
“情况不对!”
龙门卫指挥最先察觉异状。
鞑靼游骑来去如风,却每次都能找准目标,极少出错。想做到这个地步,必事先了解过卫所情况。
九成可能,有人为其通风报信!
想到这里,龙门卫指挥脸颊绷紧,愤气填膺。
“来人!”
“属下在!”
“请马镇抚使,言本官有事商议。”
“遵令!”
卫卒退出军帐,想起指挥难看的脸色,背后涌起一阵凉意。
请锦衣卫镇抚使议事,难不成卫所里有奸细?否则,指挥使为何会主动找上锦衣卫?
边卫告急时,偷跑出京的皇帝,终于在通州被金吾卫追上。
看着跪地行礼的顾鼎,朱厚照皱眉,张了张嘴,憋了半晌,最终道出四个字:“朕不回去!”
顾鼎抬起头,英俊的面容,同顾卿有六分相似,只多出几分阳刚,更显得开朗。
“陛下,臣来之前,李阁老有言,嘱臣禀奏陛下,今入腊月,陛下执意往北,两月难返,恐错过年节祭祀。”
陛下将《孝经》熟记于胸,每遇讲习,都言之有物,滔滔不绝,得群臣赞誉。今遭偷跑出京,旁的不提,竟是连祭祀祖宗也要抛到脑后?
不祭祖宗,何言孝。
书岂不是白读?
先帝泉下有知,未知作何想。
比起刘健谢迁,李东阳更了解朱厚照。明着劝,压根不会令他回心转意。只能拐个弯,让天子心生“内疚”,方能将御驾请回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