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祸端(4 / 7)
,也派人送来贺仪。”
想起当时的情形,杨庆和杨山兄弟都是与有荣焉。
虽在孝中,且族长不许没有张扬,但族人的喜意却是遮掩不住。里中老人都同意,在杨氏祠堂前为立一座功名坊,世代传续,激励后代子孙。
“功名坊?”
杨瓒吃惊不小,这事他怎么不知道?
“已报知县中,族里出钱出人丁,地基打好,这月就能造好。”
“这……合适吗?”
对于牌坊,杨瓒的了解不多,仅止于表彰忠义节孝。他从来不晓得,考中进士也能立牌坊。
“四郎考中探花,别说涿鹿,宣府都是凤毛麟角。”杨庆说着,又搓了搓手,“话是二尹说的。当时,里中老人都在。若是不合适,老人也不会提,二尹当场就会否了。”
“已经开始动工?”
杨瓒仍是担心,总觉得这事有些突然,心里不踏实。
“为何信中未说?”
“是族长的意思。先瞒着四郎,等建好了,再给四郎准信。”杨庆道,“四郎不必担忧,族长特地让人打听过,造在祠堂前不犯忌讳。前朝,临县有个二甲传胪,就在祠堂前立过功名坊。”
杨瓒点点头,又听杨庆道:“另有一件事,族长和三叔都惦记着,让我问问四郎。”
“何事?”
“四郎的亲事。”
“亲事?”杨瓒猛的蹙眉,“可是先时来过京城的商家?”
“当然不是。”杨庆连连摇头,“那家的闺女不好。为这事臊脸,十叔一家出门都抬不起头。”
杨瓒不解。
“可是出了变故?”
“岂止!”杨庆道,“当初分明说好,先不过礼,也不声张,等着除服再商议。四郎可都晓得?”
杨瓒点点头。
当初,天子诏令各地,举送美人入京。
这门亲多是权宜之计。他本以为风头过去,事情就能了结,莫非这里面还有缘故?
“这是口头约定,族里知道的不多,我也是事情闹起来,才听族长说起。”
杨庆脸色变得难看,又是一捶桌子。
“要我说,当初就不该同意!那商人看着不错,谁知心却是黑的!更有个省事的婆娘!那闺女也是面上一套,背地里一行,别说给四郎做妾,端茶倒水都要脏地!”
“六叔,究竟是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杨庆道,“事情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