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第 243 章(5 / 6)
,都在信里说了,没有吝啬铜板。
给小安的心里则说了行程的事。
在兖州府差点翻船,吃一堑也得长一智。如今晓得世道并不安全,她两个便不客气的找兖州司事处的头目请求帮助。
因有念安那封信,头目的意思就是派个番子将她们俩送到下一站。
蕉叶倒拒绝了,因也知道番子们都是做正经事的,并不敢仗着念安和温蕙的势乱来。
人可以贪一点点,但是也不能太贪。
最后商量的结果是,那司事处的番子头目给她们找了个人。是司事处某个番子的弟弟,武艺不错,但他没编制,只偶尔帮司事处跑跑外围的事,不算是正式的番子。
让他护着蕉叶二人往下一站去。蕉叶付他酬金,也算赚个外快。
头目道“到了别处,也叫他们这样办。若没有合适的人,也可以帮你们找信得过的商队或者镖行,跟着结队而行,比单独上路安全。”
好的,蕉叶小梳子学到了
有很多事不懂不会不知道,但一路走,一路学嘛。
只常还有人在我们说话的时候感到惊诧。又不告诉我们我们哪里说错了。真是头痛。她们两个在信里苦恼地说。
“两个傻子。”小安道,“便是跟她们解释,也解释不通的。”
因这两个人被关在齐家院子里许多年,对世道的认知差了太多了,她们两个衡量世间事物价值的标准都跟常人不一样。
其实小安自己也是这样的人,只是程度不同,且小安清楚知道自己与别人不同在哪里,清楚知道世间认同的正道该是怎样。他会掩藏,会矫饰,会迷惑别人。
便在人世间混得如鱼得水。
蕉叶和小梳子如今有了人身安全的保障,一路向南,向着她们心目中的不夜之城而去。
她们并非直接奔泉州而去,离开兖州府后,经过徐州、淮安府,特特地避开了扬州,去了金陵。
见识过了秦淮河的繁华,她们折道苏州、杭州,在那里停留。因赶上过年,不好赶路,她们在杭州一直盘桓到了年后才出发,继续向南。
淳宁六年的三月里,春风正明媚的日子。
蕉叶和小梳子走过了许多的地方,见识了许多的景色和人物,听到了许多方言,吃到了许多未曾吃过的食物,终于,到了泉州。
她们在各地写信给温蕙,都是交给各地的监察院司事处。这信是发往京城监察院总院,指名给都督夫人和监察左使念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