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第 122 章(3 / 6)
太子把酒杯摔到地上“你和我谁是爹”
皇长孙忍住气,道“现在正是我们家困难之时,儿只是希望父亲振作起来。”
“我怎么振作如今人也没了,钱也没了”太子道,“也没人敢投靠来”
“那些人都没什么用。”皇长孙却道,“父亲从一开始就找错人了。”
太子抬起眼来。
皇长孙道“牛都督,才是我们该笼络的人。”
太子道“你当我不知道。他今年做寿,我送了多重的礼,他可曾多看我一眼”
皇长孙道“牛都督在乎的根本不是金玉珠宝,牛都督需要的是我们的诚心。牛都督若真不在乎父王,之前何须出手相助”
看着太子瞪着的眼睛,皇长孙叹了口气“父王到现在都不明白,没有人因为父王是太子,便理所当然该帮父王。”
太子沉浸在“嫡”字中太久了,总觉得什么都理所当然。然而这里是京城,是禁中。这里是全天下最高声宣扬着礼教却又最视礼法为无物的地方。
太子道“牛贵那个人,一根筋的,他只效忠皇帝。我虽是太子,他也不会效忠我。”
皇长孙根本不信这一套。
他道“父亲在宫里行事多有不便,牛都督那里,交给我吧。”
太子对结交牛贵已经不报期望,只挥挥手“随你。”
北疆军备的案子定了案,不仅办得漂亮,且让元兴帝最满意的是分寸拿捏得好。既把这个案子该撸下来的人都撸下来了,又没扩大化,株连无辜。
赵烺在元兴帝的心里很是加了几分。
谁知道赵烺得了嘉许,并没有特别高兴的模样,却又递上了一份折子“审讯中,难免动刑,一动刑,难免攀咬。咬出些别的事来,永平有分寸,不乱出手,只我一个人知道,父皇看看吧,该怎么办,父皇定夺。”
元兴帝念叨了一句“你那个永平啊,还挺能干”
说着,接过来折子打开看了看,脸色微变。过了片刻,把那折子重重摔到案上,冷笑“这就是国家的栋梁之才什么读书人,一帮子伪君子”
他抬眼看了看赵烺。
如今元兴帝对赵烺非常满意,觉得他很能干,便道“这个事,也你去办吧。”
赵烺笼起手来不客气地拒绝了自己的亲爹“才不干。我一个闲散王爷,这么结仇的事,您找牛都督去。”
元兴帝“好吧。”
元兴三年八月,北疆军备案落定,五品以上涉案者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