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农家子的荣华路(4 / 6)
,乔越顿时心机,他咳嗽一声,将老婆的注意力拉回来,说:“我摸着很厚一封信,只讲了这个?”
郁夏摇头说哪止?
“父亲也夸了你,说你那个种薯种麦种棒子的新办法不仅让百姓吃得上饭,也给朝廷解决了很多难题,外面夸你夸得厉害。因为女婿出息大,父亲现在更受人尊重,这都是托阿越你的福。”
无须怀疑,这都是郁夏自个儿编着说的。郁子孝的确没忘记女婿,他在信上提到,让年轻人不能因为做出一点功绩便得意洋洋沾沾自喜,既然这么年轻就已经有如此建树,后面越要努力,不可懈怠。
一时风光不难,一世受人敬仰才是好本事。
这话就不必说给乔越听了,他是那种该得意的时候能拽吧上天,说沉下就能沉下的人,大道理不必对他讲。
郁夏三言两语就让乔越高兴起来,看便宜儿子也顺眼了,还问儿子教他那些都记住没有?阿荣点头说记住了,问他水田里的稻子真的能亩产上千斤吗?
“今年不能,明年给你看看阿爹的本事。”
哪怕条件如此落后,乔越也没停下过研究的步伐,他经过尝试已经找到适合临州这片的杂交方案,完成制种之后来年准备干票大的。乔越已经将这个进展报给周知府,让衙门那边准备好耕牛,水田要犁,要好好犁。说不准到时候还要夏夏帮点忙,她最会使唤家禽家畜。
乔越全副心思都扑在杂交水稻上了,这笔干成,必定震惊全朝,皇帝都得坐不住。
这么说吧,稻米在这个时代是富裕人家才吃得起的,种稻的收成很差,一亩良田也就收个二三百斤。乔越是学农业的,他知道,杂交水稻从问世到发展到超级杂交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刚开始失败过,成功之后试验田的亩产也经过好几次飞跃,这都是育种方案的变化带来的,从四百公斤到六百公斤到八百公斤到他学农业的时候已经能达到一千多公斤……
不过这是试验田的亩产,试验田是不计成本堆产量,到普通农户这边产量会打折扣,亩产千斤以上是能达到的。
毕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乔越直接选择了最优的育种方案,经过不断尝试制出了最合适在临州种植的稻种。他同周知府提到明年要把手伸向水稻,说假如顺利能让朝廷大吃一惊,具体能达到怎样一个产量就没做担保,只是让周知府耐心点,等着看。
周知府不知道,阿荣听他继爹提过,他继爹是这么说的:“先把目标放低,试验田亩产订在两千斤,一切顺利来年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