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10 / 12)
精神意志力也是科考的一个考题。
说实话,林泽觉得这古代科举简直比现代高考难了不是一星半点,光是环境就够考验人了。
检查了下自己的号舍床板桌子都没有问题,林泽就把自己携带的东西放在角落整理好,就耐心的的等待分发试题,顺便观察了下自己周围的考生打发时间。
不出意外,童生考试时大多都是少年青年,中老年的学子比较少;到了乡试,就多了很多中老年这个年纪的人。
童生是科举筛选基础,秀才才是真正的功名开始,乡试中举就有当官资格,因此很多学子一辈子困在秀才功名考不过乡试都是非常正常的。
约莫早上辰时左右,所有的考生才入座完毕。
“咚咚咚”
“大稷旬伍三十六年恩科开考,考试期间内,考生不得喧哗、不得作弊、不得允许不得私自走出号舍半步,违者当场赶出取消科考资格,有事情请摇铃求助官衙……”
伴随着三声锣鼓敲响,巡逻的官差高声警告考场规矩。
同时挨个发放试题,恩科考试正式开始。
按照大稷的科考规矩,乡试三场考试是连着的,中途没有离开号舍的机会,直到考试结束。
……
整个考场中起码坐了数千人,但是除了写字磨墨,以及喝水的声音,考场中就只剩下了巡逻官差的脚步声,安静得几乎落针可闻。
拿到考题,所有的考生都抓紧时间,趁着开始精神最好的时候答题,以免到了后面精神不济就惨了。
林泽也是一样,赶紧趁着前期精神头最好的时候审题做题。
不过相较于大多考生每道题认认真真的开始答,他是先把所有题目大概看了一遍,才开始动笔打草稿,准备最后留时间抄录,这样对他这种书法较差的人来说比较好点。
大稷的科举考题每年基本都是贴经(记诵)、杂文(辞章)、策论(时政),以及算学这几样,然后根据上面人的心思侧重点不同。
今年恩科也差不多,题目范围并无太大变化,但侧重点却是超乎大家预料。
跟林泽猜测的一样,诗词和文学功底并不是今年的重点,作诗贴经(记诵)、和杂文(辞章)的题目加起来都就三道,然后剩下的全是策论和算学。
因为策论就写作文一样,耗时耗脑,一般情况乡试都只会给一个论点,让大家发挥,写上一篇就可以了。
但今年,却足足有三个论题,就相当于大家要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