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太后崩逝(7 / 7)
屋,便去哄着团子,想起惇妃来,又想起八阿哥来。
永琰说,要她离惇妃远点,这倒正合了她心意。
自雍正爷开始便是秘密立储,一开始永琰便知道了他是储君,如今是不是已经看到那藏起来了的圣旨呢?
不管怎么说,现在胜算最大的人便是永琰了。
冯霜止他们这一些支持着永琰的,似乎暂时可以松口气了。
只是怕飞鸟尽,良弓藏,当初太后未必没借着冯霜止的刀杀人,还借了她的口和眼,如今永琰是借着和珅。日后他便是登基的帝王,只盼万不要有什么差错。
冯霜止近来不出门,也没什么交游,京城里倒春寒一来,还下了许久的雪,秦楼楚馆里生意萧条,根本不敢开门,便是酒店客栈等等都是门可罗雀,这连着几个月京城里都没喜事,显得格外安静。
与这样的安静对比,和珅搞出来的那一桩便是大动静了。
三月十八,海宁奏本弹劾孙士毅和李侍尧贪污受贿,福康安与和珅的意见空前一致。
此事十五阿哥拿不定主意,也不敢拿主意,只能报到了乾隆那里去,乾隆病中看着那奏折良久,竟然咳出一口血来,勒令严查此事。
于是和珅亲赴也了云贵之地,彻查此事。
李侍尧乃是大学士,孙士毅也是云贵大员,和珅到了那边之后,却先只装出一副庸碌的模样,似乎与李侍尧孙士毅同流合污,众人都以为他不是来查案的。只是和珅这伎俩其实已经不新鲜,在江南时候便使过一次,只不过那个时候江南的官员以为他是清官转了贪官,而在孙士毅和李侍尧的眼底,和珅一直是个小人和贪官,所以从没想过和珅是清官之类的。
和珅便也将计就计,只拿本性做戏,唬得那群人团团转,回头反口釜底抽薪,便已经将孙士毅和李侍尧的罪证拿到手了。
盛夏时候回京,往上一报此事,永琰便准备严惩这二人,他痛恨贪官与奢侈之风,不成想乾隆竟然对这两人格外恩典。
福康安道:“孙士毅和李侍尧早年给皇上进贡了不少的东西,说这两人贪污,其实大半的东西都到了皇上的手中,他若是因此处死了这两人,恐怕才……”
永琰坐在书案后面的椅子里,只将那奏折和尚,一脸面无表情道:“皇阿玛老了。”
老了,老糊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