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斫琴堂主人(5 / 6)
息已经传出,礼部奉旨拟定人选,已勾了姜雪宁姐姐姜雪蕙的名字上去。若此时家中闹出丑事来,坏了家中姑娘的名声,也坏了这桩好事,孟氏怕要迁怒于宁丫头。
是以厚颜请谢危,劝姜雪宁几分。
待回了家中,万毋与母亲争吵,伏低做小一些忍点气,怕闹将起来一府上下不得安宁。
内宅中的事情,向来是不好对外人讲的。
姜伯游倒在给谢危的信上讲了,可见对他这位忘年交算得上是极为信任,中间当然也有一层谢危是姜雪宁先生的缘故,觉着姜雪宁入宫伴读后学好了不少,当是谢危的功劳。
信中倒是颇为姜雪宁着想模样。
然而她慢慢读完之后,却觉得心底原有的几分温度也都散了个干净,像是外头雪原旷野,冷冰冰的。
谢危打量她神情:“要劝你几句吗?”
姜雪宁笑:“先生怎么劝?”
谢危想想,道:“父母亲情,得之不易。若不想舍,倒也不必针锋相对。有时候退一步天地阔,便能得己所欲得了。”
退一步,天地阔。
姜雪宁搭着眼帘,没有接话,只是将这两页信笺放下。
谢危那张峨眉装在琴匣里,靠在角落。
她不意看见,于是想起旧事。
此情此景,竟与当年初见谢危有些像。
只是那时候没有这样大、布置得也这样舒适的马车,只是那样简陋朴素的一驾,后头还跟着几个聒噪的仆妇;那时候谢危也还不是什么少师,不过是个白布衣青木簪、抱着琴的“远方亲戚”,生得一张好看的脸,看着却是短命相,病恹恹模样;那时候她当然还不是现在的姜雪宁,仅仅一个才目睹婉娘咽气不久,怀着满心不敢为人道的恐惧去往京城见亲生父母的小姑娘,生于乡野,把周身的尖刺都竖起来,用以藏匿那些仓皇难堪的自卑……
如今又同谢危坐在马车里。
还是去往京城的这条路。
有时候,姜雪宁觉着自己活得就像个笑话。
她想着也真的笑了起来。
只抬眸望向谢危,便看见对方也正注视着自己,于是挑眉道:“先生劝完了?”
谢危看出她现在似乎不大想搭理别人,便收回了目光,以免使自己显得过分冒犯,只把桌上那封信捡了,顺着原本的折痕叠回信封里,淡淡“嗯”了一声道:“劝完了。”
姜雪宁便道:“那学生告辞了。”
谢危没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