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番外六(2 / 5)
题而殚精竭虑。
一旦出现那种状况,就像研究某位名人的成功经验,名人却因为种种问题被行业抵制成为负面人物,那等于自己所研究的一切全部化为乌有。
事实上,在研究生阶段,如果想毕业的话,导师也没有说非要他们去解决那些前人留下来的知名难题,虽说人人都想成为陶神拿菲尔茨解决三大数学难题,可饭要一口一口吃,这种问题并不是谁都能解决的。
但导师同样鼓励他们去挑战。
纪时的导师建议他把视野放宽一点,因为他正处于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最容易出成果的时期,如果纪时能在某个问题的分支上出一点成绩的话,即使他拿不出结果,导师也会让他论文通过。
所以纪时很不怕死地去冲了。
用他导师的话说,他身上有股狠劲,平时看不出来,可只要和纪时待上一段时间就知道了。
同专业有同学和纪时一起去自习室上过自习,平时磕题目的时候其他人多多少少会有些走神,可纪时就是特别专注,而且可能是记忆力比较好的原因,纪时在解题的时候总能想到自己看过的某本书上的理论,再翻一翻再看一看,慢慢也就有了思路。
纪时过上了和上辈子完全不同的生活,但不得不说,他这种状态是最充实的,他自己能从学习中收获满足感,所以也并不觉得苦和累。
甚至他读研的时候都没有太多功利性的想法,没有说非要拿到研究生再读博再留校任教,也没有想过坚决某个难题拿到优秀论文为自己的履历增光添彩,他只是单纯地去做一件事情,像高中的时候那样,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不管结果是什么。
因为他很清楚,如果努力过了,哪怕结果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好,但也绝对不会差的。
正如数院那位教授说的一样,数学是一门需要耐得住寂寞的学科,纪时觉得自己不仅能耐住寂寞,他还挺享受寂寞的。
……
研究生的第二年,纪时发了一篇论文,对现在的他来说,写论文算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他都忘了自己上辈子生拉硬扯才把论文搞定的事,尤其在他学的这个专业,论文的格式什么的都无所谓,重要的是论证过程,那次他把自己60页的论文拿给导师看,导师一看到他的格式就嫌弃得不行,可翻完他的论证过程之后,稿件重新回到纪时手中,格式居然已经被修改过一遍了。
这篇论文投了国外一家影响因子不低的杂志,虽说不是顶刊,可对数学系的研究生来说,能发一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