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1)(20 / 22)
“姑妈和妹妹只管放心,我是看着长卿长大的,待到了帝都,我们娘俩,也有个说说笑笑的不是。”
赵老太太笑,“是啊,她嫁就嫁的远,真是见不到摸不着,我这心里没一日不挂念的。你自来有见识,我就把她交给你了。”
袁氏笑道,“见识不敢说,比她们小孩儿家多活了几年是真的。”又说起赵长卿小时候来,“那会儿我刚过门儿没几年,如今一照镜子,眼角的细纹一簇一簇的,笑都不敢大笑。偏我又是个爱说笑的,后来一想,算了,都是要做祖母的人了,管她丑俊呢。”
大家说说笑笑,无比愉悦。
及至到了出发之日,送别的人更是不消说,来了上百口子。赵家也去了,凌氏叮咛了苏白好些话。这许多年的相处,要说初时还有些势利心,到后来真如一家人一般,只将苏白当自家子侄待了。
李百户也在其中,他是苏家在边城唯一的亲人,苏白这次回来,也去过李家两趟。
大家闹哄哄的说着话,一时朱明堂拱手笑道,“叔伯兄弟、婶子大娘嫂子妹妹们都请回吧,再说下去,就得在这儿过夜了。”
这是去帝都做官,人们说是难舍,心里是喜悦的,轰然笑了,都道,“他们年岁小,劳你路上多照看。”
朱明堂笑,“有幸照看进士老爷,某脸上有光。”大家便上马远去了。
如凌腾、苏白等人都年轻,如今天气不冷不热,便都骑马,路上有说有笑。朱明堂年岁大了,受不了马上颠簸,与妻子一道坐车。忽听得一阵笛声传来,朱明堂道,“谁吹笛呢?”
袁氏笑,“能有谁,兴许是孩子们呗。”
哪里有人在马上吹笛,这笛声有些悠远,细听来,正是一曲《祝青云》。陈三郎笑,“这倒是好兆头。”他没考中翰林,这次去帝都是想谋个官位,听得《祝青云》,自然心喜。
大家纷纷说起笛曲来,唯凌腾心下轻叹,目视前方,一路风尘,奔帝都而去。
赵蓉在车里坐了一时,收起笛子,便令车夫调转回城了。
赵蓉倚着车壁,闭眸浅思。
那是多少年前的事了,仿佛就在昨日。她记得那时她穿了一身桃花粉的衣裙,吹了一曲《祝青云》,那人走将过来,笑道,“蓉表妹的笛子吹得真好。”
她亭亭玉立如一株碧桃花,笑,“姐夫要去帝都春闱,愿姐夫金榜题名,青云直上。”
那人便笑,“借表妹吉言。”
——
如凌腾苏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