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两年 (3)(21 / 23)
,都是唐惜春出海后才明白过来的。在海外,在杜若岛,是极珍视有一技之长的匠人的,这些人的价值远胜于管理百姓的官同。
唐惜春本不是多么具有口才的人,这些话,都是他的心里话,因为觉着明湛是个好人,唐惜春便跟明湛唠叨了起来。
明湛真正觉着唐惜春很有见识,不论别人怎么看,明湛是知道商人与工匠的价值的。明湛想,唐惜春不只是星象上有所建树啊,这是个真正有见识的人。
明湛道,“仕农工商,无农不稳,不商不富,无工不强,各有各的长处,在我心里,并没有哪个高贵哪个低贱之说。”
唐惜春欢喜道,“我就知道殿下是有大智慧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与那些蠢人说,我只跟殿下说。”
明湛道,“惜春,若你有各种所长的朋友们,不如介绍到镇南王府来,我给他们差使,给他们银子,支持他们的研究,如何?”
唐惜春的笑容在烛光之下璀璨至极,晃得明湛脑袋发晕。唐惜春却没直接应下明湛,反是正色道,“我不是介绍给镇南王府,我可以介绍给殿下认识。我跟镇南王府的人不熟,也没有见过王爷,我只跟殿下打过交道,只信服殿下的智慧与为人,不能介绍给别人。”
明湛从肉体到灵魂那叫一个舒坦熨帖,心道,谁说人家唐惜春不会说话了,人家比这世上九成九的人都会说话。简直是……太会说话了。
总之,这是一场伟大的交谈。甚至若干年后被演绎出若干版本,最为神奇的版本的描述如下:某年某日某天,唐神仙驾云南下,偶遇伟大的尚未登基的凤武皇帝陛下,于是两人在云彩之上论道,足有三天三夜。
天可怜见,明明是在床上夜谈的好不好。
对于后人的想像力,若两人有前后眼,想必都是佩服的。
唐惜春自镇南王府告辞时,明湛送了他两车东西,整个云贵引以为美谈,都在私下说,“那个蜀中来的唐公子好本事,竟然能从世子殿下手里得两车东西。”要知道世子殿下向来是坑人的主啊,这次竟叫姓唐的给割了肉,怎能不令人心生向往?
并且,唐惜春从镇南王府搬出去,就被安排着住进了镇南王府用来接待官员的别馆里,连带着周湄几个都跟着沾光一并住了进来。
周湄、沈博、吴谓几个要忙着生意上的事,唐惜春便带着阿玄在城中游览起来,观赏大理城的风景,品尝大理城的美味,还买了些当地的小玩意儿,又足装了满满一车。
待诸自镇南王府告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