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恩典,抬轿(2 / 5)
真心。
宜妃这话让康熙心里一动,亲自抱过弘玉看了一遭,对太后道,“这孩子看着就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小时候都有个小名儿,就叫福生吧。”
宜妃眉开眼笑的福了一福,替小弘玉谢了恩典,康熙笑,“小九儿近日在内务府当差,没少为朕分忧,朕想他小小年纪却是会过日子,银钱自是不缺。他年纪小,爵位也不易再提,他的这份功劳便赏在福生的头上吧,日后福生大了,朕定亲自在京城给她挑一门儿好亲事。让他守在小九儿身边,也不枉小九儿疼她一场。”
要说起个名子啥的,真的是小事,像弘字辈的皇孙,名子都是康熙取的。
清朝素来与蒙古联姻,宗室贵女多远嫁蒙古,少有指婚京城的事,康熙此话,真是个天大的恩典了。
宜妃欢喜的又行礼,笑道,“小九儿这头一个女儿,喜欢的跟什么似的,皇上赏他这天大的恩典,他知道了还不知道要怎么乐呵呢。”
想到早朝朱御史之事,胤禟难免要背黑锅。像荣惠二妃在太后跟前给胤禟上眼药之事,康熙也已尽知,可他也不能明晃晃的训斥二妃来维护胤禟,毕竟二妃所说的话并无错处,反倒是胤禟做事不大周全。今天胤禟又受了委屈,康熙心疼之下,便让小弘玉得了实惠。
康熙陪太后说了会儿话,估摸着快午膳的时候了,太后留饭,康熙道,“今天早朝后朕宣小九儿问话,这孩子不知道哪儿不妥当,忽然晕了过去。朕宣太医看过,说是累着了,现在还在暖阁躺着呢。”康熙叹道,“他身子一直不大好,朕之前怜惜他,便一直叫养着。如今一年大似一年,总不能老在家闷着,便让他在内务府挂个名。小九儿性子最是好强的,帮了朕不少忙,最近又是万寿节,他头一遭经手,难免想凡事求全,怕是心力不济累着了。”
太后还想着昨天给哀家送礼时还好好儿的呢,今天怎么就累着了,不过康熙说话,她素来尽信的,便道,“那皇帝便回去吧,若是小九无碍,打发人跟哀家说一声,哀家也好放心。”又道,“按理说朝上的事儿,哀家不该插嘴。到底关系的哀家的孙子,哀家便说一句,这差事尽力就行了,皇帝也别太逼孩子了。”
康熙都应了。
康熙回养心殿时已是午膳的时辰,问,“九阿哥醒了没?”
梁九功忙回道,“回万岁爷,九阿哥睡得正熟呢。”
“过一刻钟再传膳,就摆在暖阁里吧。”
康熙亲自去把人叫醒,又给胤禟擦干净手脸,说,“穿好衣裳,该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