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 / 6)
粮草,否则就战。”
谢迟:“……”庙小妖风大啊,那么大点地方还挺能折腾?
皇帝继续道:“将军们想战,觉得不能任由他们这般屡次挑衅,折损国威;文官们呢……一部分赞同将军们,另一部分想讲和,因为他们要的粮草也不算太多,大齐给得起,好过开战苦了百姓。”
然后皇帝睇了他两眼:“你怎么说?”
谢迟锁眉沉吟,继而想起座回话,被皇帝按住肩头:“你坐着说。”
“……”谢迟定神道,“臣觉得,首先大齐不可能灭了玛尔齐和罗乌。这不是兵力强弱的缘故,而是两国境内的屏峰山易守难攻,大齐需要他们阻住克尔塔。”
克尔塔地处更西边的地方,是个凶悍的渔猎民族,已对大齐的丰饶垂涎二百余年之久,但数次被罗乌人挡在屏峰山下。
皇帝点头:“不错。但如今主战的将军们的意思是,如若吞并玛尔齐和罗乌,我们用自己的人马也可守住屏峰山。”
“但臣觉得,屏峰山贫瘠寒冷,何苦让自己的子民去遭这个罪?”
皇帝一哂:“那你是主和了?”
谢迟又摇头:“若与其讲和,将粮草拱手奉上,确实折损国威。”
皇帝赞赏地看着他:“不主战也不讲和,你想怎么做?”
谢迟笑道:“臣在户部办过差,想着国库缺钱,觉得罗乌和玛尔齐的黄金是好东西。”
罗乌一地虽然贫瘠,却盛产黄金,早些年一直向大齐进贡。每年璀璨的黄金一车车地进入大齐国库,以此换取大齐的粮草。
后来罗乌内乱,分裂出了个玛尔齐,国力一下子弱了不少,进贡也就此断了。诚然大齐也省下了不少粮草,可认真算来……目下的大齐不缺粮草,缺钱。
谢迟于是道:“陛下何不与其和谈,恢复昔日的纳贡?若用粮草换黄金,各取所需,也就没什么折损国威的了。”
皇帝悠然点头。
谢迟不知不觉间有些投入,滔滔不绝地继续说了下去:“而且现下他们一国分成两国,陛下可派使节与他们各自和谈,皆以对方为说辞,压低所供粮草,提高所纳黄金。”
皇帝嗤地一笑:“你这话说的,像个奸商。”
谢迟:“……”
皇帝轻吁了口气:“朕不瞒你了,这事朝中基本已然议定,与你所想差不多。只是,朕打算派使节去,已经着人传书,召两国使节入洛安一议。”
谢迟心下难免有一股被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