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部分(4 / 6)
“把楚湘找回来!”
禁军选拔如火如荼的进行了十五日,普考兵法策略、刀枪剑戟,初回、中回共淘汰九千二百一十八人,终回晋级一百五十人,再分三日,选出最为出众的十人,入围宫中,角逐统领之位。
高耸巍峨的城楼之上,兵部尚书刘锦、太尉秦瑞、太师楚方寕,三名内阁首辅大臣正登高望远,对远处龙腾虎跃的校场投以注目。
兵部尚书刘锦以望远镜窥视校场,口中发出感慨:“把世族盘踞之位,论斤称两卖于市井,朝廷此举不太明智啊!”
“是啊。”太尉秦瑞点头道:“想那顾长风虽是庶出,却也是安国侯之嗣,朝廷此举倒真如刘大人所言,与市井何异?你说是不是,楚太师?”
一旁的楚方寕中年儒雅,蓄有美须,只见他将手中长龙拢合,嘴角含笑,不置可否道:
“是吗?老夫倒觉得朝廷此举甚妙,最终获胜的必为将相世族子弟!”
太尉秦瑞露出不解之色,兵部尚书刘锦却听出了太师口气中的愉悦,不禁溜须拍马附和道:
“太师高见!”
楚方寕双手拢入官袍宽袖,止不住的笑容说道:
“虽是昭告天下选拔良才,但最终能够通过武经七书之策问,刀枪剑戟之拼杀的,终究也是自小受教的世族子弟,昭告天下,不过就是以示公平,归拢人心罢了。”
刘锦听罢,连忙点头称是,可秦瑞秦太尉却提出微异:
“我看不然,太师所言是朝廷的想法,认为最终统领之彩头必为世族所摘,可实际上民间也总有几位出类拔萃的,据我所知就有一人足以胜过所有世族子弟。”
楚太师一挑右眉,无谓道:
“哦?不知是哪位将才偏入了秦太尉之高眼?”
秦瑞微笑着摇了摇头,唤来士人,不久,那人便端来一盒叠垒卷宗,秦太尉自那堆卷宗中,挑出了一份,递与楚太师,口中解说道:
“此人名为楚烈,与楚太师也算半个本家。”秦太尉目光落于敞开的卷宗,道:“出身未写,但确是市井之人。此子天赋极高,武经七书之策问他仅用三个时辰便写完二十四张辩答纸,文理通顺,句句剖析,行行精辟,对战事之见解十分独到,就连身经百战的行伍将军亦对他的军事才能加以肯定,满分通过!”
秦太尉虽政绩平庸,却也算爱才之辈,遇见良才,自不免多说一番,也无暇去注意面前太师渐变的脸色。
“再说骑射武艺。”秦太尉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