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 5)
傅寻坐在副驾,遥控着车顶的探照灯,将光线控制在车前几米外的沙面上。集中的光束像舞台上的追光灯,又像在大晚上举了火炬,所到之处,灯火通明。
“我对科学能解释得清的现象,不感兴趣。”傅寻终于开口,声线清冷:“鸣沙山距今三千年历史,东汉时期就有关于鸣沙山的记录,想不想知道科学没法解释清楚前,人类是怎么理解这种特殊的自然现象?”
他调着光往沙山顶照了照,分神提醒她:“看路,翻过沙山顶就要坠车了。”
“不去沙山顶。”曲一弦方向一打,另辟出一条路来:“黑灯瞎火的,登顶的意义不大。”探照灯的灯光再强也有光到不了的死角。
“敦煌的这条古丝路,传奇色彩太浓郁,从古至今,一直是条挖掘不止的宝路。相传鸣沙山是玉皇大帝的宝库,黄沙下掩埋的是无数的宝藏,专考验人心。也有传汉军和匈奴在沙漠交战时,忽起大风,漫天的风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了沙里。”傅寻一顿,转眼看她:“无论白天黑夜,你听到的响声就是两军交战时,士兵的喊杀与战马嘶鸣声。”
他的声音落下,车内安静了一瞬。
沙漠里,除了巡洋舰的引擎声嗡嗡作响外,只有车轮碾过沙面时的簌簌声。
曲一弦的眼珠子跟着他的话一转,问:“鸣沙山真有宝藏?”
“据说是有。”傅寻似在笑,语气里噙着一丝不易让人察觉的笑意:“不是说鸣沙山在送完客后会抹去游人的全部脚印?古玩圈里有阵子传出过唐代女将樊梨花挂帅出征,路经鸣沙山,遭遇敌军埋伏,两败俱伤,最后被风沙掩埋在沙山下的典故。因这典故,兴起过鸣沙山旅游热,不少人抱着挖宝的心思来鸣沙山踩点。”
果然多吃四年饭听到的故事版本也不同。
曲一弦沿着沙脊平缓的脊线继续往前:“后来不了了之了?”反正她没碰上过。
“嗯。”傅寻低声说:“本就是传说,没有史实考据,一批人挖不到宝后,观望的人自然就放弃了。”
曲一弦想着一群抱着发财梦的中年秃头大叔成群结队地往鸣沙山跑,到处在沙山上挖坑寻宝的画面,就忍不住想笑:“他们要是打着在古丝绸之路上捡漏的念头,可能还靠谱些。”
傅寻勾了勾唇,没接话。
半晌,他似不经意般,低声问她:“对这些感兴趣?”
曲一弦正要点头,他又问:“是对这些感兴趣,还是对我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