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1 章(3 / 6)
又询问了禹泰起的部属众人,也没有任何出入。
三月中的时候,安抚使奉皇帝命令,请禹泰起再度同行入朝。
对于禹泰起的此行,夏州的上下将领一致持反对态度。
但禹泰起却欣然同意,他力排众议,轻装简从随着朝廷钦差启程回京。
几乎与此同时,朝廷往蜀中去的使者也抵达的邺王的王府,询问有关禹泰起跟邺王私下相交之事。
邺王因身染疾病,给人扶着出来相见安抚使,对于之前御史所弹劾的一概否认。
安抚使见邺王面黄肌瘦病弱之态,当即也传达了皇帝的抚恤之意,言明皇帝其实并无任何怀疑邺王之心,只不过为了堵住朝廷之中的悠悠众口,才特意派他们走这一遭而已。
安抚使在蜀中耽搁的这些日子里,朝廷又飞马传来了宫中的紧急诏谕,原来正是因为皇帝要举行封妃典礼,所以请远在蜀中已经数十年不曾回过京城的邺王回京,也算是皇族之人天伦团聚。
朝廷的钦差跟安抚使们将皇帝诏谕传达给邺王,但邺王却以体弱病重不能支撑、且祖宗遗训外封的藩王不能随意回京为借口拒绝了。
四月九日,京城的北门,黄沙铺道,闲人避让。
宫内司礼监派出的太监们肃然立在城门口眺首迎接。
这是京城之外的一品大员回京才有的排场,而太监们迎接的,正是随着朝廷钦差返回京城的夏州王禹泰起。
早在禹泰起还在路上的时候,坊间就有传闻,说是皇帝这一次召禹将军回京,是因为禹泰起功高卓著,皇帝是想加封他为“夏州王”。
如果此事是真,禹泰起可算是本朝第一位异姓王了,其显贵荣耀无人能及。
当然此事有人欢喜有人忧,老百姓们对此事自然喜闻乐见,忙着跳脚的,是朝中的那些文官们,尤其是御史跟言官,每天几乎要跳到泰和殿顶上去。
跟禹泰起回京的盛/大排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南蜀中方面,派去邺王府的安抚使们冷冷清清,空手而归。
****
禹泰起入京后暂时在贤良祠安置,次日进宫觐见皇帝。
而第二日,恰是新进采女进宫的日子。
后宫的妃嫔们等这一天不亚于等待封妃大典,早早地便出来看热闹,想瞧一瞧新进的秀女都是什么资质,有没有什么格外出色的。
仙草因近来妊娠的厉害,人都饿瘦了许多,精神不振,自然也不愿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