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部分(4 / 5)
报社,一面又要照顾小世平,常常忙得没空吃饭。但她仍然每天都要写信,如写日记一般,写好后便统统收在箱子里,很快箱子就满了一大半。
又过了九年,抗日战争开始。如意在报纸上发表了大量激烈言辞,因此被逮捕。有人费了心机终于将她救了出来,出了牢房,如意才惊讶地发现那个人居然是余诗。此后两个人便常常往来,渐渐发展成了至交好友。
后来,抗战结束,如意陪余诗去火车站接秦敬流。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她看着断了一条腿的秦敬流抱着早已不再年轻的余诗,笑容平静淡然。
又过了三年,战争彻底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到来。如意带着儿子世平、余诗和秦敬流带着他们的女儿雅若一起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做起了对门邻居。
世平和雅若打打闹闹多年之后终于修成正果,结为夫妇。如意三人看着儿子女儿,笑叹这缘分还真是怎么也断不了。
然后,又过了很多很多年。秦敬流和余诗相继去世。故人日稀,如意觉得这世上一日比一日寂寞,她开始整日地回忆往事,常常在院子里一坐就是一整天。
1987年的春天,如意病痛缠身,医生诊断后只是叹息着摇头。某天清晨她难得精神不错,小孙女便推着她出门散心,不知不觉竟走到了长安街上。如意看着熟悉的街道,一阵恍惚。这是他们当年初见的地方,两旁的老房子已经被高楼取代,如意却隔着郁郁葱葱的花圃似乎看到了轰轰烈烈的游行队伍。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个恼羞成怒的少女一身老旧,正对着面前的男子着急地解释着什么,而那个男子眉头紧蹙,神情不耐。
那是属于他们的年代,是一切故事开始的时候。即使隔着烟尘漫漫的岁月,如意仍能清楚地看到他凌厉的眉峰,领口的纹路。她这才知道,原来在那么早的时候,她就把他的一切深深的刻在了心上。
她知道旁人都不懂她。这么多年过去了,所有人都认定沈绍岩已经死了。只有她,仍然不肯放弃。她总是幻想,他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联系到她。或许他曾回来找过她,他们错过了而已,又或者他随军队退到了台湾,没办法回来。
时光易了江山,老了容颜,散了故人,却独独摧不碎一个女子心中的执念。
起风了,如意抱紧了身子,意外地不觉得寒冷,只是身子逐渐发麻。她隐隐地预知到了什么,摸着腕上的玉镯,凄然一笑。孙女怕她着凉,急忙推她回家。
转身的时候,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那是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