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31】尘埃落定,姚汐伏法(上)(3 / 7)
那一刻,诸葛琰几乎想告诉他,姚汐不是别人,是……
可他忍住了,早不说晚不说,偏偏姚汐出事了才说,这时候的话,最容易让人觉着虚假。
下午,大理寺的人来了。
欧阳瑾在花园赏花,瞧见浩浩荡荡一行人,好奇地问:“你们是谁?来我家干嘛?”
你家?
领头侍卫狐疑地看了她一眼,以为是小王爷的某个姬妾,就道:“我等奉命捉拿姚汐归案,请夫人行个方便!”
夫人?
哎哟~
欧阳瑾心花怒放,掩面,羞涩地跺了跺脚,嗔道:“快去吧,就在昭纯殿,快些把她捉走,免得她祸害我家王爷!”
侍卫们被她雷得外焦里嫩,冷汗直冒地走了。
暮色四合时,姚汐被关进了大理寺大牢。
由于她的案件牵扯重大,经诸葛琰找陛下哭诉后,陛下决定让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对姚汐进行三司会审,而他自己也会携部分官员亲临现场。
二月初三,在大理寺的公堂之上,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御史对姚汐进行了开堂审理。
按规定,凡重辟,必须三法司的意见完全一致,才能定案。如果意见统一,由刑部主稿,院、寺画题,定下裁决。若意见仍不能一致,允许各抒所见,候旨酌夺。但不得一衙门立一意见,判然与刑部立异;只许两议并陈,候皇帝裁决。
所以,当三法司意见一致时,这案子便定下来了,连陛下都不得干涉。
但万一三法司无法达成共识,滋生出了两种或三种判决方案,那么做主的,便是陛下了。
她去疫区的事,皇宫与王府都没对外宣扬,可陛下、摄政王、禧嫔、安贵人、惠贵人、诸葛夜、她,还有一些仆从,都对那日的事心知肚明。
陛下自坏规矩颜面大跌,不知心中可含了一丝记恨。
如果没有,最好。
如果有,那么这个案子可千万不能走到让他裁决的一步。
散发着浩然正气与冰寒之气的公堂之上,大理寺卿、刑部尚书、都察院左御史端坐于明镜高悬的牌匾下,左侧,用珠帘隔开一小方天地,珠帘后,赫然坐着威风八面的皇帝陛下。
三法司右侧,则站着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兵部的五位尚书。
大家的表情,无一例外,全都严肃得跟要打仗似的。
而在三法司对面,坚硬光洁的地板上,姚汐面色惨白地坐在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