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0章 圣旨(2 / 3)
注解。
而其他流派在这时候汹涌抬头,遏制住了程朱理学的反抗,让派别之争消弭于无形。
说到底还是因为程朱理学刚刚抬头,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被穆扬灵一个无意的举例拔起来了,如今以朱熹的书为教科书的也不过是年纪在二十五岁以下的学子,并没有成长为一派官员,所以势力有限。
而且,他的书也只在江南备受推崇,在其他地区刚刚抬头,还没来得及盛行,所以这一场风波才能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齐修远却留心起读书人来,虽然他们没兵马可以造反,但引起的混乱依然能够使国家损失不少,而且因为读书人掌握着言论,更易挑起百姓的恐慌。
齐修远没当过皇帝,但也知道任何领域都不允许一家做大,不然皇权很容易被限制或旁落。
读书也一样。
科举以儒家学说为主,但道家也占了一席之地,朱熹注解的四书显然更为推崇儒家,他又怎么能让朱熹一人独占鳌头?
所以齐修远将各位翰林叫进宫来,暗示他们也可以著书立说,朱熹能写注解,难道你们不行?
能考入翰林的都是过五关斩六将从科举那条独木桥上挤过来的,谁也不曾服气过谁,闻言都不由眼睛一亮,但几人也有苦恼,道:“臣等钱财有限,只怕……”
出书也是要钱的,他们要赚钱也得书能卖出去之后,在没卖出去之前,这出书的钱得他们先出,正因为如此,写书的人才不多。
齐修远微微蹙眉,道:“此事朕会与户部尚书说说,看能不能拨一笔款子给你们。”
翰林们感恩戴德的退下了。
穆扬灵听说连忙进宫和齐修远道:“大哥,这出书的事就交给我吧,不用户部另外拨钱了。”
以齐修远现在抠门的劲儿只怕拨钱也拨不了多少,事情已经做了九十九步,总不能在最后一步的时候出岔子,最关键的是现在程朱理学的人都知道这事是她挑起的,可恨她了,说什么她也不能让市场上依然只有一本注解。
反正她有自己的书局,而且还是最先进的活字印刷,除了墨和纸张,工人和机器都是现成了,花销根本不大,只要书能卖出去,她这里就能赚上不少钱。
而且,还能得了几位翰林学士的好感,何乐而不为?
齐修远却觉得穆扬灵是在为他分忧,很高兴的应下了,还道:“钱要是不够就和我说一声,我叫內府拨给你。”
穆扬灵连连点头,却不会真的问他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