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和离第二十六天。(3 / 5)
呢。”
他知道筹集军粮是苦差,特别是这两年年景又不好,条件摆在那儿,他也没打算对姚昇这个军需官多加苛责,想着军粮只要能续上趟儿就行。
众将领散了之后,景熙帝拿起姚昇一道送来的信,他在信中,说了他筹集军粮的经过,其中对荥阳县主的慷慨解囊暂不绝口,夸了又夸。
景熙帝将信看了,还看了两遍。面上是沉默不语,心里却是一片滚烫。
魏大志有些好奇,他料想这封信应该说的都是好事儿才对啊,姚昇又不傻,工作完成得好还去说扫兴的话。
景熙帝笑道,“原来不是姚昇能力强,而是那丫头帮忙了。”
魏大志立即露出原来如此的表情,“这就难怪了。奴婢还想着,这姚大人能力是有的,但往常也没见他效率那么高呀,原来是荥阳县主帮忙了呀。奴婢听说,这次送来的粮食可不老少呢。”
景熙帝微微颔首,这一车车粮食,少说也有几百上千石,她眼睛眨也不眨,说送就送了。
“方便面……”他呢喃着这几个字,然后笑道,“她总是有些奇思妙想。”
魏大志:莫名觉得嘴巴里有点甜是肿么肥事?
南陵边境,战火一触即发,大周国内,时节已入冬,各地却一片热火朝天。
本来冬天就是猫冬的季节,便是再热闹的村子入了冬都是安安静静的。
想想,大冬天白雪皑皑,寒风萧萧,加上土地都冻上了,不猫冬能干啥呢。猫冬多好啊,一则屋内总比屋外温暖,二则少点动弹,还能节省点粮食。
但今年很不一样,比如他们这个离京城只有二三十里地的白云村,今年就迎来了两位官府派下来的手艺人。
对方找到他这个白云村的里正,拿出官府文书,说要给他们盘炕。
这些日子太冷了,他都没有去县衙,竟不知道出了这样一份公文。里正拿着公文仔细看了,特别是右下角那个大戳印,确认是县衙的大印无疑。
接着,对方说了一些火炕的好处,等各家各户都盘了火炕,他们今年冬天就不怕会冻死人了。
里正心说,这么好,必须盘啊。何况对方还不收工钱,免费指导。
这天气是真的冷啊。说起来让人心酸,他们村就有不少人家,一家子人仅有一身厚衣裳,都是出门的那个人穿,其余人只能一起挤在床上盖着被子取暖。
等有了火炕,听说只是费点柴火,整张炕连屋子都是暖暖的。这可太好了,至于费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