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1)(21 / 23)
人来干活的,光指着那些士兵是不行的,兵营会定期定时的安排一些士兵下地劳动,可却不是种地的主力啊。他们将这些乞丐及流浪汉集中起来,给他们饭吃,给他们衣穿,给他们安排地方住。但是,他们得到屯田里干活!当然,不会让他们一天干到晚,没个休息的时候。会分配好任务,完成了就可以休息了。如此一来,不仅解决了乞丐及流浪汉的问题,也解决了屯田的部分问题。
其实在木薯铺开种植的第二年,林焕之切实感受到了木薯的高产及种植的容易。
当年收了木薯后,他便拟了一道折子回京阐明了他们钦州木薯的种植情况。在折子后,他说明,今年,钦州的粮食已经实现了自己自足,甚至还能往外出售一部分木薯制品。消息传开时,举国哗然。除了江南一带的鱼米之乡,还真没哪个省哪个大城敢说自己实现了自己自足的,更别说钦州是一个重新建立的城市。
当今接到他的折子后不久,便把他召回京了。临走前,他还带走了几十斤鲜木薯,及各种处理过的木薯制品。
一个月后,圣旨传来,盖因童豁然对钦州有功,于社稷百姓有功,官升一级,特封为正四品的都司。而钦州城内的大小官员各有封赏!其中封赏最重的便是林焕之、裴敬、童豁然三人。
林焕之也是官升一品,由从四品的宣抚使升为从三品的指挥同知,而裴敬则升为福建省守巡道员。
紧接着,朝廷又派了一位指挥使到钦州。
林焕之的一道折子,让朝中那些大臣们意识到了钦州的重要性。相比之前的可有可无,他们自然希望将这个粮食兼兵营重城掌控在自己手里了。
上头的人,见他们把钦州经营的如此好,便想派人过来摘桃子,他们算盘是打得好,可林系一派又哪里是好想与的,钦州从无到有,他们从中付出了不少,那些陌生的势力,别想搀和进来。他们在此扎根了几年,不是那些新来的官员可比的,官位再高又如何,要架空他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在钦州大小官员受赏后不久,裴敬就走了,在捞到一个福建省巡守道远后,就爽快的撤出了钦州,走马上任去了。他也知道,如今林派这边势如中天,已经控制了整个钦州,他再待下去也没意思。况且他能捞到福建省巡守道远的肥差,其中不乏上头看中了他这些年在钦州的作为。毕竟现在的钦州如何,大家是看得见的。
可他心虚呀,这钦州的建设,大半是林系一派人干的,他顶多就是不拖后腿而已。特别是林焕之手下的童二,练兵有一手,那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