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皇贵妃(3 / 4)
她的品行失望了吧,毕竟她是这么一个浪荡不堪、只会从男人身上找乐子的女人。
冯玉贞本想给刘放寄封信去,向他讲述自己做这些事的情由——那些都是有原因的。
可每每书信写完,她却又自己撕得粉碎,气忿忿地在一边坐着,她算什么人,为什么要跟他解释?她跟他,根本就处在两个毫无交集的世界里,以后也不必再有什么牵扯。
冯玉贞打定主意要做一个豪放洒脱的女子,立志不动凡心,可她却往关雎宫跑得勤快,说是来看夏桐,倒更像是来看刘芸的。
刘芸发痘疮的时候,冯玉贞去看顾了他几天,难得激起一腔慈母之心。加之这男孩子长得活活跟他爹脱了个影儿,冯玉贞每每见之都难免恍惚。
夏桐便笑,“你既这样喜欢,不如带回去养罢。”
冯玉贞那比城墙还厚的脸皮难得泛出些羞赧红色,“姐姐说什么呢,我连自己都照顾不周,哪里养得好孩子?”
照她那吸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的做派,凡人的孩子跟着她不饿死就算好了。
她就只能每天过来转悠两遭解解馋——跟撸猫似的。
刘芸也很喜欢这位仙女娘娘,他生母去得早,对魏氏只有一个很模糊的印象,自然也不会对冯玉贞产生恶感。
当然他对夏桐也是挺尊崇的,不过是既爱又怕——因为夏桐已经在盘算给他请先生了。
四岁的孩子,差不多也该开蒙了,听皇帝说他三岁时就能背下大半本《声律启蒙》,夏桐对这件事的真实性存疑,可依照古人早熟的标准,确实也不无可能。
皇帝对自己就是这么一个高标准严要求的人,对侄儿当然也不能马虎,因此夏桐一说他便答应了。
夏桐本想的是让太傅大人先来代几天班,这个本来也是为敦敦准备的,皇子们的教育非同一般,都得从娃娃抓起,只是敦敦还需几年长成,夏桐也愿意他多享受一下童年的安闲时光,故而那位太傅仍高卧家中。
反正刘芸看样子会长住下去,如此倒是省事了。
谁知夏桐将此事一说,皇帝却摇头,“不可,还是另外择好的来。”
太傅所授的是为君之道,他希望刘芸学习的却是为臣之道,这样,两个孩子长大后才不会争执冲突。皇帝虽不喜腐儒,但必须承认,那些咬文嚼字的酸儒最擅长的便是忠君爱国,文死谏,武死战,论起洗脑的本事,没有比他们更合适的了,因此,宁可劳神费力从江南请几位颇有名望的老先生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