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修) ...(3 / 4)
算是那种颇为称职的,在剿匪一事上,也算是尽心尽力了。况且,府上近来不大太平,人心惶惶的,有何千户镇着,也算是安一安后院众人的心。
果真,当覃九寒带着何千户进了后院,就连杨嬷嬷都忍不住过来瞅了眼,更别说那些没什么见识的小丫鬟们,一听是在剿匪中立下大功的将军,都挤着来看人了。被杨嬷嬷说了几句,才老老实实散了开去。
小丫鬟们都私下道,“咱们府里有个将军镇着,那些子坏人是不敢上门了!不愧是将军啊,生得威猛魁梧,瞧着就吓人得紧。”
然而对于小丫鬟们的窃窃私语,何千户是真的一无所知,还挺着胸膛颇为自豪道,“大人见笑了,大人见笑了。”似乎很为自己的魅力而骄傲。
覃九寒见他那副骄傲的模样,心里有些好笑,近来一直心情不大好,也好转了些。
大年三十的重头戏便是年夜饭。覃九寒和沈蓁蓁夫妻都不算是彻彻底底的南方人,比起盂县这边的口味,又清淡了一些,没这边那般甜口。因此,桌山的菜式也是颇为综合的,既考虑到主家的口味,也考虑到了其他人的口味,一群人吃的宾主尽欢。
蓁蓁原先是不大吃荤食的,但上回受惊之后,忽然一夜之间变了口味一样,荤素搭配,似乎是打算给腹中的孩儿好好补补一样。
众人吃饱喝足,何千户就极有眼色打着哈欠回客房了。
杨嬷嬷、玉泉和玉腰她们也都撤了下去,覃九寒亲自扶着妻子回了房间。屋内燃着暖炉,暖意熏得蓁蓁有些昏昏欲睡。
蓁蓁半靠在覃九寒怀中,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相公,我听嬷嬷说,县里百姓真要给你立长生碑。”
覃九寒边替她理了理鬓角,边道,“嗯,今日上门求画,说是要照着样子建。”
蓁蓁有些惊喜,笑着道,“相公是好官,只有那些好官,百姓们才会心甘情愿替他立长生碑。”
覃九寒无所谓“嗯”了一句,他其实不太理解为何蓁蓁对长生碑一事这般执着,便转而提起了其它,“我听玉泉说,你和杜夫人在商量着开绣馆?”
说到这个事情,蓁蓁一下子就来劲了,也不困了,兴致勃勃说着她们的打算,“我听杜夫人说,盂县以前也是刺绣的大县,只是被山匪害得卖不出绣品,才渐渐萧条下来。所以,我和杜夫人商量着要建一个绣馆,打算先教慈幼院的女孩儿们,等有了绣品,还要拜托相公你想主意呢。”
覃九寒无所谓点点头,转而道,“你想办绣馆可以,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