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3 / 6)
大不小的庭院,又越过一座木桥,一片姹紫嫣红的花木丛后伫立着一栋小楼。
小楼不大,楼高两层,典型的江南式建筑。
远远就能听见隐隐绰绰的丝竹声和水磨腔的声音,等再走近了声音越发清晰了起来。
“戏已经开了?”祁煊问。
伙计解释:“刚开没多少时候,这会儿还没轮到秦大家上场呢,诸位进去刚好能赶上。”
入了小楼内,就见里面看客寥寥,一楼散座也就只坐了几个人。
至于二楼,因为所站角度限制,并不能看到有没有人。不过一场戏只有这么几个人,这生意着实有些清淡了。
“这沧海楼每场只供十座,散座是一座,雅间也是一座,所以倒不失为一些喜欢清静看客的好地处。”
进了楼内,伙计的声音就小了下来。不得不说这伙计极会说话,明明都是在解释为何生意清淡,但他说出来就是令人忍不住信服。即能显得沧海楼的与众不同的格调,又不怕被人挑拣场面清冷。
其实就是这伙计不解释,秦明月也清楚怎么回事。若是别的戏园子也就罢,可偏偏广和园名声在外的是新戏,许多看客都是冲新戏而来的,所以也就显得老戏的场格外清冷。
京城的广和园也是如此,不过大家都没有将老戏从广和园里剔除的意思。只是秦明月没想到,在苏州的广和园,竟然会多辟出这样一个地方来,明明一个戏厅也就足以。
“秦大家如今是不是不唱新戏了?”
伙计下意识问道:“这位太太您是如何知晓的?”
旋即他反应过来,忙解释道:“秦大家如今确实不怎么唱新戏了,咱们广和园角儿多,新奇的戏也多,秦大家平日十分忙碌,也就偶尔会下场唱一折。”
说话间,伙计已经将一行人引到二楼的一处雅间。
位置算不得最好,但也不坏,斜对着戏台子上。
秦明月眨了眨眼,指着斜对面正对着戏台子的那处雅间,“那处有客人了?”
伙计答:“那处是一位老看客常年包下的地方,不管人来不来,都是占着的……”
这时,祁煊插嘴道:“你若是想坐正脸,让他们换一换就是……”
“算了,就坐这儿吧。”
两人在圈椅上坐下,祁煊从接过德全怀里接过昀哥儿,几个护卫去了门口守着,祁煊指了指旁边的一张椅子,德全也未多说,就在旁边坐了下来。
伙计下去安排茶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