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不一样的意味(6 / 6)
问孙女婿,“你怎么看?”
薛重道,“既是陛下吩咐,今日程大人已命我暂将手里差使交接给祝郎中。要说交趾互市,镇南王颇精商事,而且,镇南王极具雄心,眼下打下信州,接下来必征桂州。交趾互市,怕也只是个开始。”
“这话有深意。”端起茶盅慢呷一口香茶,郑老尚书道,“说说看。”
薛重显然已做过思考,很流利的道,“南夷、云贵之地,一直是颇多当地土族部落,故而,朝廷鞭长莫及,更甚者,力有不逮。因当地土人文明不兴,商事更是不发达,一向为朝视为蛮荒之所。但其实,依其地理位置来看,周边颇多小国邻邦。一个交趾,商事其实有限。凭镇南王才略,必然还要自陆路沟通相邻各国的。”
郑老尚书放下茶盅,道,“那就去吧。镇南王相中了你,陛下亲自点将,原本,也想着,你还年轻,外放一两任的也无妨。”
“是。”就薛重本身,虽则他对官场亦是有雄心之人,但眼下,他不介意跟随着一位有才干的藩王,外放几年,既攒些资历……还有些个,不能诉诸于口的念头……都说大皇子是嫡长,可从薛重知道的一些皇家隐秘,虽则陛下一直未提镇南王生母,但,不少人都知道,镇南王生母便是陛下元配柳氏王妃。退一步说,若大皇子英明天纵,再加上他有那样强势的母族,估计大家不会说什么,含糊着也能过去。可镇南王一回京,大皇子便大放昏招,在薛重这样的年轻臣子看来,大皇子才干较之镇南王还是大有不如的。所以,薛重得说,大皇子长则长矣,嫡则未必!
而对于薛重这样年轻的、有能力的官员而言,陛下春秋正盛,尚未到立储之时,多看一看,亦无害处。今日,他特意带着妻子过来,既是为了跟岳家说一说即将远行之事,也是想听一听太丈人的意思。虽则太翁婿二人都未将话说的十分明白,薛重仍是自郑老尚书的话间听到了些不一样的意味。